顺丰控股(002352):回购股份制定激励 物流巨头再出发 事件:2022 年3 月2 日,公司发布股份回购公告,基于公司对未来发展信心,综合考虑业务发展、经营情况及近期公司股票二级市场表现,计划以自有资金通过二级市场回购公司股份。回购资金总额不低于10亿元且不超过20 亿元,本次回购的股份将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 回购股份实施员工激励,彰显公司发展信心,中期发展目标即将清晰。 本次回购金额不低于10 亿元且不超过20 亿元,回购价格不超过70元/股,回购期限不超过6 个月。按上限20 亿元、回购价格上限70 元/股测算,可回购股数约占公司目前总股本的0.58%。根据公告,本次回购股份将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公司提出将尽快拟定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计划草案,提交董事会、股东大会审议。我们认为本次回购+激励充分彰显公司发展信心,有助于进一步健全公司长效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核心骨干及优秀员工积极性,同时公司中期发展目标有望清晰,既能保障公司长远稳健发展,也能进一步树立资本市场信心。 短期业务量与单价稳健,成本管控持续推进,业绩有望保持改善。2022年1 月公司速运物流业务完成业务量9.89 亿票,同比增长10.01%;单票收入为17.47 元,同比增长3.80%。1 月件量增速企稳回升,或主要与春节前年货、礼品等寄递需求旺盛有关。单价同环比持续提升,我们认为主要来自件量结构变化。展望2、3 月,在春节错期及各地散发疫情影响下,预计业务量保持稳健增长,价格稳定,同时继续强调成本管控。展望全年,在公司践行健康经营背景下,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提升,看好公司业绩保持改善趋势。 鄂州机场+国际业务有望带来新增量,综合物流龙头具有配置价值。公司快递业务基本盘总体表现稳健,看好效率提升与成本优化;近期鄂州机场试飞运行,公司配套转运中心将在 2022 年逐步建成,并逐步开放,随着产能爬坡与产业集聚效应带来新增量;2021 年公司收购嘉里物流,在国际业务端正在形成协同效应,增厚盈利。长期视角看,公司的综合物流布局成长空间巨大,具有较高配置价值。 投资建议:短期公司经营调整到位,快递主业稳健、亏损项目可控,在利润优先经营思路下,业绩有望逐季改善。中期视角看,时效件稳健增长仍可期待,嘉里物流并购强化国际竞争力,鄂州机场逐步进入落地投产阶段,快运、冷链、供应链等新业务逐步进入收获期。长期 看,顺丰有望成长为全球综合物流服务商巨头,持续看好公司竞争力。 预计公司2021-2023 年净利润分别为42.9、86.7、112.6 亿元,对应2021-2023 年PE 分别为67x、33x、25x。维持“买入-A”评级。 风险提示:资本开支投入力度超预期;时效快递增速放缓;成本管控不及预期;产能利用率提升不及预期;新业务拓展不及预期等。 新泉股份(603179):新能源贡献增量 剑指内饰龙头 事件概述 公司公告2021 年报:2021 年实现营收46.1 亿元,同比增长25.3%,归母净利2.8 亿元,同比增长10.2%,扣非归母净利2.6 亿元,同比增长3.9%;其中2021Q4 实现营收13.5 亿元,同比增长20.6%;归母净利0.6 亿元,同比下降28.6%,扣非归母净利0.7 亿元,同比下降22.2%。 分析判断: 营收快速增长 新能源贡献增量 公司2021 年营收同比+25.3%,其中2021Q4 营收同比+20.6%,环比+34.6%,我们判断同环比增长主要受益于新能源贡献增量驱动乘用车业务快速增长,商用车业务则受重卡销量(2021同比-14%)疲软而有所承压。扣非归母净利增速显著低于营收增速主因毛利率同比下滑且费用率同比提升。展望2022,随新能源业务占比进一步提升叠加原材料涨价影响趋缓,业绩有望重回高增长。 毛利率短期承压 研发费用持续增加 公司2021 年毛利率达21.3%,同比-1.7pct,其中2021Q4 毛率20.8%,同比-2.6pct,环比+2.1pct,我们判断同比下滑主要受低毛利率的乘用车业务占比提升以及原材料涨价的影响,环比回升则受益于产能利用率提升及原材料涨价影响环比改善。费用方面,2021 年研发费用达2.2 亿元,同比+49.0%,应研发费用率同比+0.8pct 至4.9%,主因新项目增多及对新工艺、新技术的研发投入;销售费用率和财务费用率同比-0.2pct、-0.6pct 至4.6%、0.6%,管理费用率同比+0.2pct 至4.6%,主因无形资产摊销及折旧增加、员工增加。 乘商双轮驱动 剑指内饰龙头 乘用车:积极拥抱新能源,量价利齐升。公司积极拥抱新能源,进入特斯拉供应体系彰显竞争实力,有望随特斯拉不断成长,实现量价利齐升,此外还拓展理想汽车、蔚来汽车、比亚迪、广汽新能源、吉利汽车、长城汽车等新能源车型。 中长期看,全球车企降本压力加大下,内饰进口替代加速,国内规模达千亿元,我们判断自主品牌渗透率将持续提升,公司有望凭借高性价比和快速响应能力抢占份额,预计2025年收入有望突破150 亿元。 商用车:拓品类+全球化,份额持续提升。公司的商用车客户主要包括一汽解放、北汽福田等,配套份额预计达60%以上,未来将通过拓品类、借重卡升级换代之际加速渗透其他客户并实现全球配套等方式实现份额的持续提升。 投资建议 新势力供应链+自主品牌供应链,进口替代剑指全球内饰龙头:公司积极拥抱新能源,逐步拓展特斯拉、理想、蔚来等新势力客户,有望凭借高性价比和快速响应能力实现市占率的加速提升。考虑到新能源业务占比的提升,调整盈利预测:预计2022-23 年营收为由66.6/79.6 亿元调为67.4/85.0亿元,归母净利由5.5/7.3 亿元调为5.5/7.2 亿元,EPS 由1.46/1.95 元调为1.47/1.91 元,2024 年营收和归母净利分别为100.3/9.0 亿元,对应EPS 为2.40 元,对应2022 年收盘价40.78 元PE 28/21/17 倍。参考特斯拉产业链平均估值水平,给予公司2022 年32 倍PE,目标价由46.72 元调为47.04 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乘用车行业销量不及预期,客户拓展情况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原材料成本提升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