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林:下半年的市场机会在成长
今天大盘小幅整理,个股涨跌比为3277:1929,涨多跌少,科创50指数略强于上证指数,出现这种情况,不用想,先看银行,果然银行下跌0.74%。 现在上证上涨基本就是银行拉,上证跑输就是银行拖后腿。不过银行股这里震荡不是坏事,就比如今天,银行股带动沪指震荡,但是个股上涨的多,且赚钱效应整体还不错,中位数上涨0.33%。 最近春林我一直在文章里强调,成长股的补涨轮动机会,尤其是科技股和机器人等前期的热门方向,这两天这些超跌加滞涨的题材开始轮番活跃起来。 说明市场的风格正在悄然切换。 春哥我认为,科创50等偏成长方向的指数仍然处于相对低位区,这里虽然上涨持续性未必很强,但是经过反复震荡后,重心仍有望逐步抬高,下半年的机会应该是在成长股方向。 投资是一门艺术,有人说要顺势而为,有人说要逆向投资,但知易行难,顺势而为是要掌握风口动向,逆向投资是要人弃我取,避开风口,看上去是矛盾的,但实则辩证统一。 最近,春哥看到一种说法,A股这么多年有一个所谓的“铁律”,沪指3000点下方越跌越买,3500点上方越涨越卖,按这个套路操作,从结果上看,最后赚钱概率很高。 看上去确实是这么回事,如果单纯看沪指,保守型的投资者也可以这样应对,毕竟有人说,这次不一样,但历史证明,没啥不一样,每次都一样。 但是,这波行情沪指上涨的背后,很大程度上是由银行、钢铁、有色金属等传统板块拉起来的,甚至房地产板块指数也涨了,成长性的板块除了类似CPO和PCB这类景气持续向上的细分领域外,很多涨幅都很小,甚至还是下跌的,所以这波行情上证指数在市场中的代表性并不强。 单纯看上证指数,这个位置震荡回踩百来个点,不算特别大的超预期。只要银行跌下来,沪指震荡百来个点,很轻松。 但由于其代表性没那么强,所以市场震荡也是以结构性分化的形式展开,此间重要关注两个因素: 一、中报业绩预期,现在个股雷比较多,尽量绕开业绩不确定的品种,选择业绩预期稳定或预增预盈的品种,这些中报数据今天晚上课堂上详细讲。 二、技术面上不要追高位品种,选择低位的,低位滞涨意味着阶段获利盘小,抛压轻,即使市场震荡,问题也不会太大,也就是要重视个股的安全垫。从1楼摔下来,和从18楼摔下来,结果完全不一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