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信达生物宣布与武田制药达成全球战略合作,以12亿美元首付款和102亿美元里程碑付款的组合,将IBI363、IBI343和IBI3001这三款核心抗癌管线推向全球市场,交易总金额最高达114亿美元。据信达生物方面介绍,该笔交易是中国创新药企当中唯一一家首付款超过10亿美金的共同开发、共同商业化BD战略合作。 据公开资料,在今年上半年,中国创新药BD交易总额达635.5亿美元,已超2024年全年,其中单笔超10亿美元的交易达16笔。2025年以来,中国相关创新药BD交易约占全球总交易量的38%,较去年进一步提升。 天风医药指出,中国创新药在新机制、新靶点的赛道中,已经在部分领域拔得头筹;在中国市场,外资企业的存量品种仍占国内的大部分市场,在政策支持和产品力提升的双重因素下,中国创新药有望在本土市场持续实现国产替代。 港股通创新药ETF基金经理丰晨成指出,创新药行情已经从“鸡犬升天”的普涨行情,逐步过渡到关注“质量因子”的第二阶段。只有真正能落地、临床数据优异并具有商业化能力的创新药龙头,才能取得财务的成功,并实现对于海外业务的“戴维斯双击”。 三生制药宣布与全球药企巨头辉瑞达成许可协议,将自研的PD-1/VEGF双特异性抗体SSGJ-707,除中国内地之外的全球独家开发、生产、商业化权利授予辉瑞。 以恒瑞医药为例,公司2024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79.85亿元、归母净利润63.37亿元,营收、净利均创新高。恒瑞医药表示,公司收到德国MerckHealthcare1.6亿欧元对外许可首付款,以及美国Kailera Therapeutics1亿美元对外许可首付款等许可合作对价,推动利润增加。 恒瑞医药、信达生物、和铂医药等药企都在上半年宣布与海外药企达成授权合作。 翰森制药:与罗氏订立许可协议 翰森制药10月17日在港交所公告,公司全资附属公司上海翰森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及常州恒邦药业有限公司(统称“许可人”)与F. Hoffmann-La Roche Ltd(“被许可人”)订立许可协议。根据许可协议,许可人将授予被许可人开发、生产及商业化HS-20110(“该产品”)的全球独占许可。许可人将获得8000万美元首付款,并有资格根据该产品开发、注册审批和商业化进展收取最高14.5亿美元里程碑付款,以及未来潜在产品销售的分级特许权使用费。该产品是一款在研CDH17靶向抗体–药物偶联物(ADC),目前正在中国和美国开展用于治疗结直肠癌(CRC)及其他实体瘤的全球I期临床试验。被许可方是于瑞士证券交易所上市的Roche Holding AG(“罗氏”)的子公司。罗氏于1896年在瑞士巴塞尔成立,是最早的品牌药品工业制造商之一,目前已发展成为全球领先的生物技术公司和体外诊断的领导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