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食品行业:限贴牌阻击连锁渠道自营保健品 规范跨境购利好国内龙头
2015年保健食品行业新规回顾:审备结合、规范贴牌和跨境购。10月1日历经3年的食品安全法终于落锤,新的食品安全法对于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婴幼儿配方食品的监管做出了进一步完善,这是保健食品的法律地位第一次得到认证,且新的食安法将保健食品准入管理方法规定为审批和备案相结合。12月9日,《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公开征求意见,截止日期是2016年1月8日,征求意见稿对于保健食品的贴牌、跨境购管理趋严,而10月出台的《网购保税模式跨境电子商务进口食品安全监管细则》(征求意见稿)也专门针对跨境购有具体规范。10月14号,国家取消了基本医疗保险定点零售药店资格审查,短期来看会加剧医保药店间的竞争,迫使部分企业在保健食品方面寻求突破,长期看或将带动整个零售药店市场份额增加,拉动药店渠道保健食品增长。此外,至2015年底,全国10个省的16个市把保健食品纳入医保范围,其中2015年新增5市。 关注点一:仅有生产性企业可进行备案,结合限制贴牌规定将有效阻击连锁渠道自营保健品。新食安法明确了保健食品的注册与备案双轨制,属于原料目录以外的将实施注册制,而对于原料目录内,特别是维生素矿物质等大类营养物质的保健食品实施备案制,无需技术审批环节,有利于市场准入。但备案只允许由生产性厂家执行,而食安法实施条例征求意见稿强调不允许贴牌,那么对于市场上较为常见的连锁药店自有品牌保健品(多为贴牌生产)将造成实质性约束,大连锁如想继续生产销售自有保健品品牌唯有选择收购生产性企业,该模式将加重资产。就市场现状而言,目前连锁药店自有品牌保健品是汤臣倍健(36.93,0.600,1.65%)重要的竞争对手,新规将有效阻击渠道企业保健食品扩张。 关注点二:三法规反复强调跨境购保健食品准入规范,利好国内龙头;首次进口必须进行复杂的国家级备案,分流时间敏感的消费者。10月出台的《网购保税模式跨境电子进口食品安全监管管理细则》(征求意见稿),12月9日征求意见的《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以及2016年1月1日最新颁布的《跨境电子商务经营主体和商品备案工作规范》反复强调了跨境购保健食品准入规范。具体来说,若某产品通过自贸区和保税区仓库平台进入中国市场,需履行相应注册或备案程序,但对于海外直邮的散装海淘无法每单开箱检查,暂无法监管,这将分流很大部分对于购物时间敏感度高的消费者。此外,对于进口保健食品,即使在原料目录内,如果是初次进口也需要在国家层面进行备案管理,程序较复杂,细则尚未出台。 投资建议:限贴牌阻击连锁渠道自营保健品,规范跨境购利好国内龙头汤臣倍健。从2015年保健食品行业法律新规来看,保健食品准入“审备结合”,但仅有生产性企业可进行备案,结合限制贴牌规定将有效阻击连锁渠道自营保健品(目前以贴牌为主)。此外,三法规反复强调跨境购保健品的准入规范,若监管到位将有效限制保税模式中转的保健食品跨境购,有效分流对时间较为敏感的部分消费者。连锁渠道自营保健食品品牌和跨境购保健品均为汤臣倍健主要竞争对手,法规限制趋严显著利好公司。在不考虑外延并购的情况下,预计2016年公司仍能保持近30%内生增长,对应2016年估值约30倍。公司积极推进海外并购,若有并表业绩估值将更具吸引力。维持公司2015-2017年EPS预测0.91/1.22/1.56元,维持“买入”评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