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梦财经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两部门推广绿色建筑建材 装配式建造方式成焦点(概念股)

2020-10-21 08:55| 发布者: adminpxl| 查看: 1571| 评论: 0

摘要:   财政部和住建部近日联合发布《关于政府采购支持绿色建材促进建筑品质提升试点工作的通知》,将在南京、杭州等六城试点,在政府采购工程中推广可循环可利用建材、高强度高耐久建材、绿色部品部件、绿色装饰装修材 ...
  财政部和住建部近日联合发布《关于政府采购支持绿色建材促进建筑品质提升试点工作的通知》,将在南京、杭州等六城试点,在政府采购工程中推广可循环可利用建材、高强度高耐久建材、绿色部品部件、绿色装饰装修材料、节水节能建材等绿色建材产品,积极应用装配式、智能化等新型建筑工业化建造方式,鼓励建成二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

  建筑业已经成为耗能最高的行业之一,建筑建造节能的体量空间庞大。装配式、智能化的建筑方式不仅能节约资金和劳动力成本,降低生产材料的浪费,还能够增加建筑回收时的残值。

  相关上市公司:

  鸿路钢构:钢结构加工制造龙头,三季度新签销售合同49.6亿元,创单季度新高;

  精工钢构:前三季度累计承接订单135.3亿元,接近去年全年;

  华阳国际:上半年实现装配式建筑设计收入1.3亿元,同比增长46%。

[2020-10-13] 鸿路钢构(002541):Q3签单额创新高,募资扩产增强签单潜力-点评报告
    Q3单季新签订单额创近年新高。公司2020Q3单季新签销售合同49.6亿元,创近年单季度新签订单额新高,同增5%,其中新签材料订单48.4亿元,同增4%,占比达98%。今年前三季度公司累计新签销售合同125.8亿元,同增8%,其中新签材料订单123.9亿元,同增17%,占比达99%。环比Q2来看,Q3订单增速有所下降,我们认为主要系:1)去年Q3公司签订单体规模达11.7亿元的浙江石化钢结构项目,单季所签订单量明显高于其他季度,基数较高导致今年Q3订单增速偏慢;2)根据公告数据,今年Q3有多个大体量来料加工订单,由于来料加工订单只计算加工费,并不计算钢材等原材料成本,导致在加工量增加情况下订单金额统计口径相对偏小;3)上季度订单增长较快,在手订单也较为充足,公司可能为保障及时交付而主动放缓当季接单节奏,我们预计随着公司后续产能持续建设,将逐步释放签单潜力,签单增速有望回升。
    可转债募资加速扩产,龙头规模优势持续强化。近期公司可转债已完成募资,总发行规模18.8亿元,发行结束满6个月后首个交易日(2021年4月15日)进入转股期,初始转股价为43.74元/股。募资主要用于新建产能、信息化与智能化管理平台建设及偿还银行贷款,其中12.5亿募集资金主要投资于涡阳、团风等生产基地建设及设备购置,若以2000元/吨的单位产能投资计算,则可新建约62.5万吨钢结构制造加工产能。目前公司在手现金约9.6亿元,此次可转债募资顺利实施极大地提升公司资金实力,有望助力公司产能顺利扩张,强化中长期成长逻辑。
    装配式建筑有望获政策持续推广,钢结构制造龙头有望集中受益。近期国务院办公厅外发《关于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发展群众体育的意见》,重点要求要统筹体育和公共卫生、应急避难(险)设施建设,推广公共体育场馆平战两用改造,支持建设符合环保和安全等要求的装配式健身馆。由于钢结构建筑适用于大跨度场馆,具备优异的抗震性能,便于钢材战略物资储备,同时建造过程节能环保,拆除后钢结构件可重复利用,有望成为健身场馆建设方式,公司作为钢结构装配式制造加工龙头有望集中受益。
    投资建议:我们预测2020-2022年公司归母净利分别为6.9/8.8/10.8亿元,EPS分别为1.31/1.68/2.07元(2019-2022年CAGR为25%),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37/29/23倍;若考虑本次可转债全部转股摊薄,则公司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40/31/25倍。鉴于公司成长性优异,规模优势持续强化,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能扩张不及预期风险,产能利用率不及预期风险,钢材价格波动风险,竞争增加风险等。

[2020-10-15] 精工钢构(600496):新签订单持续高增,公共商业建筑板块表现亮眼-20Q3经营数据点评
    事项:
    精工钢构公布20Q3经营数据:公司20Q1-20Q3累计承接新业务338项,合计金额135.28亿元,同比+20.52%,Q3单季新承接业务额35.53亿元,同比+56.68%。
    评论:专业分包一体化表现亮眼,新业务订单有所回落:公司20Q1-20Q3累计承接新业务338项,合计金额135.28亿元,同比+20.52%,分季度看,Q1-Q3各新签订单39.52亿元、60.62亿元、35.53亿元,同比各-21.40%、+53.31%、+56.68%,除Q1受疫情影响外,Q2-Q2订单均保持高增长。分业务类型看,三季度专业分包一体化增长较快,单季公共商业建筑板块业务承接额同比+198.54%至22.04亿,累计同比+45.95%。另外,公司新业务EPC及装配式建筑开拓成效显著,累计业务承接额40亿元,同比+40.99%,但单季度有所回落,Q3业务承接额仅0.8亿,环比-20亿。
    二季度业绩增长快速,盈利能力持续提高。2020H1公司实现营收47.13亿元,同比+0.94%;归母净利润2.70亿元,同比增长48.42%,我们认为公司净利增速较高主要得益于毛利水平提升、各类费用支出降低、城建税和教育附加等减少。分季度看,20Q1、Q2营收增速各为6.13%、-3.75%,归母净利增速各为20.45%、86.92%,单二季度利润水平大幅提高。公司综合毛利率同比+1.92pp至17.10%,净利率同比+1.83pp至5.69%。转型EPC工程总承包商进程加快,产业链地位及定价权随之提升,公司盈利能力不断改善。期间费率小幅改善,同比下降0.87pp至10.12%。2020H1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2.29亿元,同比增长1392.82%。
    "EPC+PSC集成技术体系"两翼驱动,子公司获行业最高资质等级:1)紧抓政策红利,逐步从专业分包向EPC总承包转变,提高项目管控能力,减少成本损失,盈利水平有望持续提高;2)借助"直营EPC+专利授权"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充分发挥"高装配率"和"一体化服务"优势,积极抢占市场份额;3)子公司浙江精工通过竞拍取得中程建工、华地建设重整投资人资格,通过受让标的公司股权获得行业最高资质等级--建筑工程总承包特级资质及建筑行业设计甲级资质,成交价7857万元。
    盈利预测及评级:公司在手订单充足,绿筑GBS和EPC模式有望推动盈利能力持续提升,此外受益国家政策加码新基建配套建设,我们预计2020-2022年EPS为0.27、0.33、0.40元/股(原预测值为0.30、0.37、0.45元/股,主要系股本变动),对应PE为19x、16、13x。公司作为钢结构领域龙头企业,经营情况较好,业绩高成长确定性较高,给予公司2020年25倍估值,对应目标价6.75元(原值为7.50元),维持"强推"评级。
    风险提示:疫情扩散超预期,产能利用率不达预期,原材料价格剧烈波动。

[2020-09-21] 华阳国际(002949):华南建筑设计龙头,全产业链优势突出-深度报告
    建筑设计呈现"大行业、小公司"的格局,公司在广东占据较高市占率。建筑设计市场规模超千亿,市场参与主体较多,行业较分散,CR10仅30%。
    公司立足深圳、深耕广东,广东省建筑设计市场开放、地方保护主义较少,我们测算公司在广东省/深圳市占有率达到8%/20%,随着未来在华南业务继续扩大、市占率依然有提升空间,同时借助大客户资源有望推进全国布局。
    BIM引领装配式设计变革,公司有望抢占先机。随着装配式住宅政策不断加码,预计到2023年装配式建筑新建面积CAGR+16%,渗透率达到24%。
    BIM正向设计可承载更多的PC构件细节信息,较传统的翻模效率更高、成本更低,是装配式设计的必然选择。公司是行业内开展BIM研究的先行者和标准制定者,并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未来有望抢占行业变革的先机;20H1设计新签订单YOY+76%,BIM对设计主业的带动作用有望逐步显现。
    整合全产业链资源,全过程咨询有望做大做强。全过程咨询模式解决了传统承包模式下设计施工环节割裂的问题,在政策推动下成为行业发展必然趋势。公司是上市建筑设计公司中为数不多布局PC制造的企业之一,2015年后业务延伸至工程总承包和造价咨询,入选首批"全过程工程咨询试点单位",是广东省唯一一家入选的上市设计公司,未来成长边界有望逐步拓宽。
    人才储备充足,人均效能有望提升。公司持续扩充团队,18/19年为员工增长高峰、达到58%/46%,但19年人均产值仅30.35万,较17年下滑4.43万,主要由于新招员工生产效能未完全释放。对标其他上市建筑设计企业,公司的人均产值/收入仍有75%的潜在提升空间。参照苏交科的人均产值高点滞后人员增长高峰两年,我们预计公司人均产值将在20-22年持续上升。
    财务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22年EPS为0.91/1.29/1.81元,CAGR+37.64%。公司具备全产业链能力,人才储备足,未来人均产值有望提升。参考可比公司平均估值给予公司20年35XPE,对应目标价31.85元,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应收账款坏账;装配式政策推进不及预期;新签订单及订单转化不及预期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