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曙光(603019)公司简评报告:业绩高速增长 高端计算景气度依旧 事件:公司发布2021 年业绩快报,2021 年实现营业收入111.83 亿元,同比增长10.06%,归母净利润11.35 亿元,同比增长37.98%,扣非净利润7.53 亿元,同比增长43.23%。公司净利润高增主要为公司毛利额增长及联营企业净利润增加确认投资收益所致。Q4 单季度,实现营收46.91 亿元,同比增长11.32%,归母净利润6.68 亿元,同比增长34.14%,扣非净利润5.17 亿元,同比增长37.50%。 “东数西算”支撑数字经济发展,服务器厂商有望受益。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通知,同意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内蒙古、贵州、甘肃、宁夏等8 地启动建设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并规划了10 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标志着“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将加快推动算力建设,满足逐年增长的算力需求,有力支撑数字经济发展,推动我国产业数字化转型,同时也将促进新业态新模式的产生。随着数据中心集群的规划建设,服务器的需求得到有力支撑,规划集群内数据中心的平均上架率至少要达到65%以上,服务器厂商有望受益。 中国移动国产芯片PC 服务器集采,海光芯片占比10.49%。据了解,中国移动2021-2022 年PC 服务器第1 批集采共将采购约163692 台PC服务器,项目共划分成16 个标包。2021 年11 月16 日中国移动公示了标包3、标包7、标包11 和标包12 的中标结果,浪潮信息、紫光华山科技、中科可控、中兴通讯等4 家中标,合计17164 台,均为海光芯片服务器,占整体招标量的10.49%。 云计算是数字化转型重要引擎,高端计算是云计算底座。1 月12 日,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明确了“十四五”时期推动数字经济健康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1 月16 日,2022 年第2 期《求是》杂志刊发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强调发展数字经济。此外,今年各省政府报告中数字经济成为高频词汇,超过25 个省市明确提出要在“十四五”阶段促进数字经济发展,部分省份甚至明确了具体量化指标。数字经济将成为十四五阶段政策重点发力的方向。企业上云已经成为推进实体经济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创新、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普遍行动,以云计算技术为承载,赋能各行业企业、各业务板块转型,因此有望带动上游高端计算产业的放量。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1-2023 年营收分别为111.83、120.78、130.44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0.1%、8/0%、8.0%;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35、14.87、19.36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37.97%、31.04%、30.23%,2021-2023 年EPS 分别为0.78、1.02、1.33,对应PE 分别为43、33、25,维 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新产品研发不及预期;战略推进不及预期;经济下行风险。 万达电影(002739)公司简评报告:全球影市逐步正常态 看好22年业绩修复空间 双重因素导致去年票房疲软,2022 年影院复苏逻辑利好放映端2021 年,全国实现票房428.6 亿元(不含服务费),约为2019 年的72%;根据公司业绩预告,万达电影2021 年全年实现国内票房62.2 亿元,约为2019 年的75%,澳洲院线全年实现票房约7.4 亿元,约为2019 年的92%。虽然2021 年国内疫情形势总体平稳,但国内电影市场受到放映端和供给端双重因素的影响,全年票房成绩低于预期。从放映端看,部分地区疫情的反复和防控政策的收紧影响了档期排片,出现了暑期档这样的重要档期影片供给不足,比往年峰值档期票房减少了约100 亿。从供给端看,好莱坞影片供给受疫情影响较大:2021 年进口影片数量较2019 年减少近一半,票房减少约150 亿,占比由2019 年的37.5%降低至15.5%。从目前疫情防控政策趋势和治疗技术的进展来看,2022 年国内影院受疫情负面影响会加速减少,国产影片供给也相对充足。同时,好莱坞影片供给从去年9 月已初步复苏,多部影片海外票房高企,《蜘蛛侠:英雄无归》还创下《复联4》以来的最高票房纪录。2022 年,好莱坞电影供给复苏将持续,《奇异博士2》、《雷神4》等将陆续上映。国内在进口片引进方面虽然总体趋紧,但由于去年基数极低,且进口片在冷门档期票房调节上不可或缺的作用,2022 年国内影院进口片上映有望逐步复苏。综合来看,国内、澳洲影市的复苏节奏将在2022 年为公司贡献业绩弹性。 院线龙头扩张节奏稳健,疫情后成本控制现利好截至2021 年12 月31 日,公司国内拥有已开业影院790 家,6,750 块银幕,其中直营影院699 家,6,063 块银幕,公司旗下影院(含特许经营加盟)2021 年累计市场占有率为15.3%,保持稳步提升。受新冠疫情影响,公司此前放慢了影院建设速度。2021 年,公司在对部分影院项目建设计划进行调整之后,公司将采用自建影院+特许加盟的方式,继续保持影院规模的稳步扩张,继续提升院线业务的市场份额。根据公司公告,2022 年-2023 年,公司计划在广州、深圳、天津、成都等城市新建影院50 家。在影院业务的成本端,公司在疫情之下加强成本管控,新建影院建设成本有所降低,同时公司积极与影院物业方开展租金谈判,通过降低保底租金等方式降低了租金成本。 剧本杀、卖品创新丰富影院业务生态,影院广告有望加速复苏目前,公司在部分影院与风语筑合作试点剧本杀业务。2022 年,公司将试水IP 授权剧本杀合作,通过自营、联营等模式运营项目。公司也会继续推动多功能影厅的拓展。在非票收入上,公司的卖品业务恢复情况较好。2022 年春节,公司提前布局,推出了“吾皇万睡”虎年系列毛绒玩偶、胖虎系列盲盒、如虎添翼钥匙扣等商品。在档期票房相对不及预期的情况下,档期卖品人均消费(SPP)达到11.2 元,创历史新高,卖品收入与2021 年基本持平。在影院广告业务上,2021 年公司广告客户 的投放量受到疫情较大影响。2022 年,公司有望加大重点客户合作,加速广告业务的复苏。 万达影视业绩承诺未完成,2022 年内容业务利润贡献有望提升公司内容业务受疫情影响较大,公司业绩预告已提示万达影视未能完成2021 年度业绩承诺。我们认为,公司在内容业务稳扎稳打,逐步增强项目控制力,有望跟随疫情复苏实现利润提升。2021 年,公司子公司万达影视主投主控的多部电影先后上映,《唐人街探案3》和《误杀2》票房表现均进入全年国产电影票房前十。2022 年公司内容储备也比较丰富,各个档期都会积极布局,除了跨年上映的《误杀2》之外,由魏翔、马丽、常远主演的《哥,你好》已经定档4 月30 日,温情喜剧片,抗疫题材的《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科幻题材的《外太空的莫扎特》、情感青春题材的《想见你》、主旋律题材的《维和防暴队》以及《天星术》 等多部公司主投主控的电影计划年内上映。 结合行业复苏逻辑和公司业绩预告,我们预计公司2021-2023 年实现营业收入119.8/156.7/167.5 亿元,同比增幅90.4%/30.7%/6.9%,归母净利润1.2/12.7/19.2 亿元,同比增幅-101.8%/961.7%/50.9%,对应EPS 为0.05/0.55/0.83 元,PE 为267.0x/25.1x/16.7x。我们认为公司合理市盈率为34-36 倍,2022 年目标价为18.7-19.8 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 评级。 风险提示:全球新冠疫情恶化;国家影视监管政策变化;影视项目推进不及预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