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华药业(002262):业绩稳健 TRV130上市在即 业绩稳健,维持买入评级 公司2/25 日发布21 年业绩快报,实现营收39.32 亿元(yoy+17.0%),归母净利润7.98 亿元(yoy+9.5%),扣非净利润yoy+9.9%,利润端增长低于收入端系新品上市营销投入增加与研发支出增加。22 年起公司经营企稳,基于:1)三大核心产品已纳入第4-5 批集采,存量业务风险充分释放;2)舒芬太尼、羟考酮、阿芬太尼等新品上市。考虑到公司加大研发投入及营销推广力度,我们略微调整公司21-23 年EPS 为0.79/0.95/1.22 元(前次0.85/1.06/1.33 元),给予22 年21xPE(可比公司22 年Wind 一致预期17x,公司新品快速放量,给予溢价),目标价20.03 元(前值17.85 元)。 麻醉线强势高增长,精神与神经线受集采影响下滑我们预计21 年公司工业板块实现15-20%收入增长,其中:1)我们预计麻醉线实现45-50%收入增长,其中咪达唑仑、依托咪酯等成熟品种呈现恢复性增长,舒芬太尼与羟考酮等新品贡献增量,瑞芬太尼在舒芬太尼上市带动下收入增长50%+;2)我们预计精神线收入同比下滑约10%,主因阿立哌唑及度洛西汀纳入集采;3)受加巴喷丁集采影响,我们预计神经线收入同比下滑约15%。我们预计伴随非管制产品集采风险出清及管制类精麻新品上市,22 年公司工业有望实现近20%收入增长。 2022:非管制精麻向管制精麻类产品切换 1)存量品种已集中纳入集采:度洛西汀(未中标)和加巴喷丁(降幅75%)纳入第四批集采,阿立哌唑(降幅46%)纳入第五批集采,二线主力品种均已纳入集采,风险出清;2)管制类精麻产品陆续获批:公司聚焦精麻领域缓控释、脂肪乳、口崩片、分散片、口腔黏膜贴片等新剂型的研发,产品群由普通精麻向管制类品种拓展,舒芬太尼(20 年12 月上市)、羟考酮(21年2 月上市)、阿芬太尼(21 年11 月上市)等麻醉新品陆续上市,新品上市有望丰富产品组合,提高公司抗风险能力。 制剂产品陆续获批,首个创新药上市在即 公司快速推进创新研发管线:TRV130(镇痛,美国20 年上市,1M22 中国NDA)、CY150112(抗精分,中国1 期临床)、NH102(抑郁症,中国1 期临床)、NH600001 乳状注射剂(麻醉镇痛,中国1 期临床)、Protollin(合作开发,阿尔兹海默症,美国临床1 期)等多产品加速推进。21 年11 月公司获得丹麦灵北制药抗精分药物LuAF35700 在大中华区的独家临床开发、生产和商业化权益。LuAF35700 对多巴胺D1 受体的亲和力高于D2 受体,有望减少锥体外系反应(EPS)、高泌乳素血症等副作用的发生率,前期临床已展现良好的安全性,公司即将在国内开展临床研究,巩固中枢神经管线。 风险提示:带量采购核心产品销售下滑的风险,产品研发进入不达预期。 泰和新材(002254):氨纶景气+芳纶放量 助力2021年业绩新高 事e_件Su 公mm司a公ry布] 2021年度业绩快报,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44.06亿元,同比上升80.48%;实现归母净利润9.75 亿元,同比上升274.16%;基本每股收益1.43 元。 下游需求复苏驱动2021 年氨纶行业高景气 疫情下运动/休闲服等弹力面料及卫生防疫用氨纶需求大幅增加,催生氨纶行业迎来一轮高景气行情。2021 年氨纶价格一度上涨至8 万元/吨,全年均价6.74 万元/吨,同比上涨118.2%;价差3.21 万元/吨,同比上涨125.7%。公司稳步推进烟台、宁夏双基地战略布局,提升新产能效率,动态调整产品结构,优先保证高盈利产品供应,助力全年业绩新高。 芳纶产销量大幅增加,带动利润稳步提升 间位芳纶方面,公司防护用高性能间位芳纶高效集成产业化项目首期4000 吨/年产能于2021 年8 月顺利投产并稳定运行,为公司芳纶放量带来支撑;受下游需求增长等因素影响,2021 年间位芳纶市场需求旺盛,公司产销量大幅增加,产品盈利水平同比有较大增幅。对位芳纶方面,2021 年Q1-Q3 受后疫情时代经济复苏、欧盟加征关税下游提前备货、大宗物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光通信领域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状态;Q4 光通信领域热度逐渐平息,但橡胶及民品领域持续走旺;公司根据市场形势,优化产品结构,做到最大限度满足市场需求,同时通过标准化生产模式提高产品数量与质量,降本增效,大大提升了产品利润空间。 公司持续加码芳纶业务,实现国内龙头向国际龙头跨越 下游防护等领域将催生芳纶发展新机遇。公司拟通过募投项目新建、项目技改等方式大力实施芳纶产业布局。若规划产能均如期投产,至2024 年公司间位芳纶、对位芳纶、芳纶纸产能将分别达到20000、21500、3000 吨/年,实现国内龙头向国际龙头的跃迁。 投资建议 预计2021-2023 年公司营收分别为44.0、63.5、72.7 亿元,同比变化80.2%、44.4%、14.4%;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8、10.0、10.8亿元,同比变化274.3%、2.5%、7.6%;EPS(不考虑股本稀释)分别为1.43、1.46、1.57 元,对应PE 分别为13.5、13.2、12.3 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下游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的风险,新建项目达产不及预期的风险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