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抢镜中国装备“走出去” 概念股将迎新发展机遇(股) ... ...
中国装备走出去上市公司有哪些?中国装备走出去概念股一览 中国装备走出去概念股最新动态与价值解析: 高层重视中国装备走出去 国内核电走向全球迎机遇 中国装备“走出去”继续发力,相比已成气候的高铁“出海”,后起之秀核电大有抢镜之意。近日,中国与阿根廷签署了《关于在阿根廷合作建设压水堆核电站的协议》,国家主席习近平见证了中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首次成功“出海”。此前,中国已与巴基斯坦签署了340亿美元投资协议,将建设大规模核电厂、地铁及轻轨站等。 与此同时,酝酿中的一系列政策将加速中国装备“走出去”的步伐。新年首月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就专门部署加快铁路、核电、建材生产线等装备“走出去”。另据上证报记者了解,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商务部等多个部委拟出台扶持举措,政策涉及创新对外合作模式、拓宽外汇运用渠道、支持企业在境内外发行股票或债券募集资金等多个方面。 分析认为:在国家高层不断重视中国装备走出去的当下,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在海外斩获大单。其中以高铁和核电为代表,近期中国与阿根廷签署核电站建设的协议,将带动国内核电行业走向全球,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同时国内政策也不断支持,将对核电行业形成长期的利好。 核电抢镜中国装备“走出去” 概念股将迎新发展机遇(股) 2月5日,中国核工业集团发布消息称,中国与阿根廷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阿根廷共和国政府关于在阿根廷合作建设压水堆核电站的协议》,中国核工业集团与阿根廷核电公司作为双方授权企业将负责协议的具体实施,该协议的签署也标志着中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成功出口拉丁美洲。 中国核电在海外再次实现突破,同时国内核电重启的信号也一直非常强烈。到2014年底,国内核电投运22台共20GW、在建26台共28GW。多位分析人士表示,今年沿海核电审批将加速,今后每年审批4-6台机组。 在内陆核电方面,2011年日本发生福岛核事故后,中国内陆已经获得国家发改委“路条”的湖南桃花江核电站、江西彭泽核电站以及湖北大畈核电站被叫停。 国家核电技术公司专家委员会一位专家对上证报表示,如果按照目前的经济含量,中国可能需要建设上百台的核电机组,每台100万千瓦,从这些情况来看,中国核电要实现持续发展,内陆核电肯定要开的,“十二五”不上,“十三五”也一定会上。 据东方证券此前分析,预计“十三五”中期我国核电海外总包工程有望放量。“华龙1号”作为我国出口的主要机型,示范工程目前暂未获批开工,预计春节前获准概率较高。按照核电站建设周期,“华龙1号”示范工程将于2017年底完成核岛安装,进入调试阶段,届时将为我国海外项目增加有力筹码。 申银万国分析师也表示,核电前景空间无限。尽管原油价格下跌,核电可能不受影响。相比于其他能源,核电经济效益最高。国务院发印的《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中提出,到2020年,核电装机容量目标达到5800万千瓦,在建容量达到3000万千瓦以上,这意味着核电行业从2014年到2020年的复合年增长率必须达到18%来实现规定目标。 除此之外,近期中电投和国家核电合并消息也得到最终证实,核电板块的布局也将形成新格局。上海电气(行情,问诊)也开始启动资产整合,种种利好都将助推核电后期发展,核电板行业在2015年或将持续保持高景气度发展。今日A股核电板块中吉电股份(行情,问诊)涨停,漳泽电力(行情,问诊)涨幅超3%。 核电抢镜中国装备“走出去” 中国与阿根廷签署《关于在阿根廷合作建设压水堆核电站的协议》,标志着中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成功“出海” 多部委酝酿出台扶持政策,加快铁路、核电、建材生产线等装备走出去 中国装备“走出去”继续发力,相比已成气候的高铁“出海”,后起之秀核电大有抢镜之意。近日,中国与阿根廷签署了《关于在阿根廷合作建设压水堆核电站的协议》,国家主席习近平见证了中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首次成功“出海”。此前,中国已与巴基斯坦签署了340亿美元投资协议,将建设大规模核电厂、地铁及轻轨站等。 与此同时,酝酿中的一系列政策将加速中国装备“走出去”的步伐。新年首月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就专门部署加快铁路、核电、建材生产线等装备“走出去”。另据上证报记者了解,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商务部等多个部委拟出台扶持举措,政策涉及创新对外合作模式、拓宽外汇运用渠道、支持企业在境内外发行股票或债券募集资金等多个方面。 高铁核电领衔装备“走出去” 从去年开始,高层就多次强调中国装备“走出去”,从中铁建获得的尼日利亚131亿美元铁路大单,到中泰、中缅、中俄等铁路合作协议,李克强总理几次出访都为中国带回大单。 高铁“走出去”的成绩斐然。商务部昨日公布数据显示,去年,机车车辆出口增长19.3%,是同期外贸出口增速的3倍。铁路设备已成中国出口新增长点。就“体量”而言,去年机车车辆出口额已经达到37.4亿美元,年均增速近35%,而在2001年这一数额尚不到8000万美元。并且这一高增速有望继续保持。商务部认为,“未来高铁将成为铁路市场的重要增长点,我国铁路设备出口面临难得机遇。” “中国铁路"走出去"正逐步从初期的设备供货向设计引领、技术带动、施工建设、运营维护的全产业链输出转变。”商务部外贸司副司长支陆逊说。比如中国企业承建的尼日利亚阿布贾至卡杜纳铁路是非洲首条按照中国铁路技术标准修建的现代化铁路。 他介绍说,2014年,我国企业参与的境外铁路建设项目348个,比2013年增加113个;累计签订合同额247亿美元,同比增长3倍多,完成营业额76亿美元,同比增长31.3%。 商务部昨日援引德国权威咨询机构报告称,目前全球铁路市场容量为1620亿欧元,未来有望以每年3.4%的速度增长,到2018年增至1900亿欧元。目前南美、中东欧、俄语地区轨道交通设备进入车辆更新换代高峰,潜力巨大。 核电也是装备“走出去”当仁不让的主角。开年首月,中国就和巴基斯坦签署340亿美元投资协议,将建设大规模核电厂、地铁及轻轨站等。此外,中国广核集团和法国电力公司也在北京签署了双方在核电站设计领域的有关合作协议。 2月4日,在习近平主席和阿根廷总统克里斯蒂娜的共同见证下,中国与阿根廷签署了《关于在阿根廷合作建设压水堆核电站的协议》。该协议的签署标志着中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成功出口拉丁美洲。 多部委酝酿出台扶持政策 “推动中国装备"走出去",开展国际产能合作,是中国经济发展到今天的必然需求。这不仅有利于当前经济发展,更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中国经济从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的重大机遇。”对于装备“走出去”的意义,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曾如此指出。 也正是基于此,最近3个月内国务院常务会议4次讨论“走出去”问题,最近的一次是1月28日,会议主要议题就是部署加快装备走出去,其中着重强调了加快铁路、核电、建材生产线等装备“走出去”。 会议提到,推进国际产能合作,创新对外合作模式,探索采取合资、公私合营等投资运营方式。同时完善支持政策,拓宽外汇储备运用渠道,支持企业在境内外发行股票或债券募集资金,发挥政策性金融工具作用,为重大装备和优势产能“走出去”提供合理的融资便利。 据上证报记者了解,为落实国务院精神,多个部委还将出台一系列扶持措施。其中,国家发改委正在牵头制定《关于加快装备走出去的指导意见》。工信部、商务部也将配合意见出台政策。 商务部2月5日专门召开介绍我国铁路设备出口情况的专题发布会。 商务部对外贸易司副司长支陆逊在会上透露了商务部即将出台的政策内容。他指出,为促进中国铁路装备出口,将加快标准国际化建设和企业诚信体系建设,未来会通过中介对外发布企业诚信指数。同时,还将指导企业防范风险,加强境外营销网络建设,加大本地化建设,既要走出去也要走进去。此外,还将按WTO规则,把产业和金融优势结合起来,如拓宽外汇利用渠道、支持企业境外发债募集资金,政策性机构应为企业走出去提供合理的融资空间。 有市场空间,有政策扶持,今年将是铁路装备“走出去”力度和幅度更大的一年。这一点从一项数据或可窥见。商务部5日表示,预计今年中国北车(行情,问诊)国际业务收入占比将提高至20%,这一数据较该公司去年半年报数据中5.99%的占比翻了几倍。 核电出海首单将定 阿根廷青睐“华龙一号” 合作协议签订后,阿根廷核电公司仍有可能采取招标的形式引入竞争机制,而中核集团因获得了政府背书而具有优势。 中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电技术——“华龙一号”(ACP1000)获得了阿根廷政府的认可,为其下一步正式走向海外奠定了关键性的基础。如果中核集团与阿根廷核电公司后续商务谈判进展顺利,中国核电企业将首次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取得商业性成功。 2月4日,中国、阿根廷两国政府签订《关于在阿根廷合作建设压水堆核电站的协议》,根据该协议中国将对采用中国核电技术的阿根廷项目,提供利率优惠的资金支持,两国政府授权中核集团与阿根廷核电公司负责具体执行落实合作协议。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合作协议签订后,阿根廷核电公司仍有可能采取招标的形式引入竞争机制,而中核集团优势明显。如果确定引进中国核电技术,中核集团将以设计、设备、建设、资金、服务、燃料制造和燃料处理等全产业链形式参与阿根廷核电项目,对中国核电“走出去”具有重大意义。 而此次合作同时也会促使国内尽快开工“华龙一号”核电项目。 核电技术出海第一单 “该协议的签署标志着中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成功出口拉丁美洲,为中阿战略合作再添新章,同时对构建中拉整体合作平台具有重要意义。”2月4日晚间,中核集团官方网站对此次签订合作协议如是评论。 虽然仍未签订正式合同,但中核集团已经对技术出口信心满满。 21世纪经济报道从中核集团了解到,此次中核集团向阿根廷推介的技术为“华龙一号”(ACP1000),该技术版本全部由中核集团独立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实际上,中国与阿根廷在核电领域的合作在2009年前已有意向,当时阿根廷方面选择的合作对象便是中核集团。 “从CP1000的时候就开始接触了。”知情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 CP1000是中核集团自主研发的二代改进型核电技术,也是“华龙一号”的前身。福岛核电事故之后,中核集团在此基础上研发了ACP1000三代核电技术,并最终与中广核联合推出了“华龙一号”核电品牌。 在ACP1000研发成功后,阿根廷曾聘请来自意大利的第三方对ACP1000技术进行考查,结果认为技术成熟。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原主任张平与阿根廷联邦计划、公共投资与服务部部长德维多在2012年签署了两部门《关于核能合作的协议》,该协议授权中核集团与阿根廷核电公司、阿根廷原子能委员会就采用ACP1000技术在阿根廷建设新的核电项目及相关设施开展“联合研究”。 此后,中核集团获得了阿根廷核电公司正式颁发的ACP1000技术通过资格预审证书。 “当时一度都要签约了,但在贷款上有所犹豫,没能合作成。”了解情况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 但中国新一届政府对高端制造业出口的重视,使得包括贷款在内的障碍得以逾越。 国内年内将开工“华龙一号” 就在中阿两国签署合作协议之后,阿根廷总统Cristina Fernandez de Kirchner在其推特上发布了相关消息。 她表示与中国合作两个核电项目,一个重水堆项目,投资58亿美元,阿方占股比例70%,外方占30%;另一个为100万千瓦核电项目,投资70亿美元,阿方占股比例50%、外方占50%。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对重水堆项目,阿根廷核电公司负责设计、建造、工程及运行,中核集团提供设备、服务及为阿方制造核电站组件提供原材料。 中核集团人士曾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称,参与阿根廷重水堆项目是希望以此为“跳板”,推动中国自主核电技术出口。 阿根廷新的重水堆项目早在去年7月就已经确定由中核集团与阿根廷核电公司合作。当时两国是先签订《关于在阿根廷合作建设压力管重水堆核电站的协议》和《关于建设阿根廷重水堆核电项目的实施协议》,再签订《重水堆核电站项目框架合同》。 因此,国外媒体对中阿两国此次签署合作协议的报道大都只谈重水堆项目,而未提及压水堆项目。 上述知情人士表示,如果压水堆项目的商务谈判顺利,中核集团将对阿根廷提供比重水堆项目更为全面的支持。 他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中核集团在自主研发上走得最为彻底,全部都是自主知识产权”。 由于阿根廷及巴基斯坦都希望“华龙一号”(ACP1000)技术能在中国本土建造、验证,中国将很可能近期放行该技术在国内开工落地。 去年底,国家能源局曾复函中核集团称,“为推进福清5、6号机组前期工作顺利开展,尽快验证我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同意该工程采用融合后的‘华龙一号’技术方案,建设国内示范工程”。 中核集团“华龙一号”总设计师邢继预计,福清5号机组将在今年上半年开工。 2014年,中核集团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1.3%,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2%,EVA50亿元。 截至本报记者发稿,中核集团并未就此事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 中国核电走出去再实现突破 2月5日,中国核工业集团发布消息称,中国与阿根廷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阿根廷共和国政府关于在阿根廷合作建设压水堆核电站的协议》,中国核工业集团与阿根廷核电公司作为双方授权企业将负责协议的具体实施,该协议的签署也标志着中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成功出口拉丁美洲。 中国核电在海外再次实现突破,同时国内核电重启的信号也一直非常强烈。到2014年底,国内核电投运22台共20GW、在建26台共28GW。多位分析人士表示,今年沿海核电审批将加速,今后每年审批4-6台机组。 在内陆核电方面,2011年日本发生福岛核事故后,中国内陆已经获得国家发改委“路条”的湖南桃花江核电站、江西彭泽核电站以及湖北大畈核电站被叫停。 国家核电技术公司专家委员会一位专家对上证报表示,如果按照目前的经济含量,中国可能需要建设上百台的核电机组,每台100万千瓦,从这些情况来看,中国核电要实现持续发展,内陆核电肯定要开的,“十二五”不上,“十三五”也一定会上。 那么,在中国沪深两市中,中国装备走出去概念股龙头板块有哪些? 以下是中国装备走出去股票上市公司一览表,中国装备走出去最有价值股: 可关注: 江苏神通(002438)、中核科技(000777)、应流股份(603308)、沃尔核材(002130)、 科新机电(300092)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