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商务部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工作方案》,其中表示支持投资或注册地在当地的跨国公司以人民币开展跨境资金集中运营业务。 光大证券指出,该政策标志着人民币跨境使用进入制度性开放新阶段,同时,该政策将进一步推动CIPS的应用和推广,提高其在全球跨境支付市场的地位,降低对SWIFT的依赖风险,保障我国跨境支付的安全和稳定。 方案允许跨国公司通过人民币资金池实现跨境资金归集和调拨,可有效降低汇率风险与结算成本,预计将推动跨境人民币结算规模加速扩容。 2024年人民币国际化稳步推进:跨境收付64.1万亿(+23%),CIPS覆盖185国处理175万亿(+43%),大宗商品跨境结算1.5万亿(+22.7%),稳居全球第四支付货币。 在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SWIFT系统潜在断链风险加速中国支付体系重构。2024年俄罗斯90%对华贸易采用本币结算的实践已验证替代路径可行性,而CIPS系统处理规模同比增长43%、数字人民币mBridge项目接入130家金融机构等数据,金砖国家支付系统(BRICSPay)构建非美元贸易生态,推动金砖国家本币结算网络,表明人民币跨境支付基础设施已具备规模化应用基础。 跨境支付产业链将呈现三大结构性机会:一是支付清算系统升级需求,CIPS直参行扩容及系统接口改造带来金融IT服务增量;二是数字货币跨境场景落地,2025年中越二维码互联互通已实现分钟级结算,深圳2亿元大豆贸易案例验证技术可行性;三是区域性支付网络整合,政策推动下东盟地区人民币结算占比已达35%,银联国际与越南NAPAS系统对接形成示范效应。 当前跨境支付行业呈现头部集中趋势,20余家持牌机构占据80%市场份额,技术合规双优企业将受益行业洗牌。展望后市,光大证券分析称,CIPS、mBridge、BRICSPay有望形成互补,共同支撑人民币在多极化格局中的角色提升,进一步削弱美元霸权。落脚到A股市场,产业链中的硬件设备(智能 POS 终端)、金融科技(区块链技术)、数字货币(数字人民币钱包)等环节将率先受益,关注相关环节的龙头企业。 相关标的:长亮科技、数字认证、新大陆、科蓝软件、高伟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