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集集团(000039)2014年年报点评:多元化战略见成效 意欲延伸高端服务业助力前海发展
投资要点:营业收入和净利润恢复增长,基本符合我们的预期。2014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00亿元,增长21.07%;归母净利润24.78 亿元,增长13.64%;每股收益0.93 元。 海洋工程业务首次实现盈利,集装箱业务需求复苏,车辆业务盈利明显改善,能源/化工及液态食品业务增长放缓。1)集装箱业务:全球经济持续复苏和集装箱贸易增速提高,市场需求出现超预期增长,实现收入238 亿元,增长11.8%;但受原材料价格下降影响,箱价同比下滑5%,同时部分工厂搬迁停产、人民币外汇衍生品公允价值波动,盈利7.1 亿元,下降30.3%;2)车辆业务:在节能减排、治理超载等政策利好下,车辆业务受益于需求改善和成本下降,实现收入134 亿元,增长0.41%,净利润6.48 亿元,增长145%。3)能化业务:油价下跌、天然气价格机制改革推进较慢,能源、化工、液态食品装备业务增速放缓,收入129.16 亿元,增长11.5%,净利润10.4亿元,增长14.5%;4)海洋工程业务:面临油价大幅下跌,下游客户缩减资本开支的压力,集团大力推进在项目建造和产品交付,提升项目的标准化、系列化水平,加强核心装备配套能力,实现销售收入118.65 亿元,增长69.9%;净利润0.05 亿元,去年亏损2.97 亿元,首次实现全年扭亏目标。2014 年来福士获得11.21 亿美元订单,当前在手订单总计约50 亿美元。 2015 年展望:集装箱、车辆业务需求继续好转,能化业务保持增长,海工业务压力较大。预计2015 年集装箱需求将继续好转,同时超大型集装箱船融资租赁项目有望开始贡献业绩,盈利弹性较大。道路运输车辆市场仍将受益于欧美经济回升,新兴市场国家消费升级,继续稳定增长;随着环保执法力度加大,清洁能源投资建设加快,能源价格改革完成,国内天然气储运装备和工程服务需求仍将持续增长;海工装备市场受原油市场供过于求,油价低位徘徊的影响,石油公司将削减勘探开发投入,海工装备新增订单市场压力较大。 多元化业务结构进一步优化,形成了物流、能源两大领域的“制造+服务+金融”业务格局,初步试水产业地产新模式。2014 年集团内集装箱业务占比继续降低,新兴产业业务收入比例大幅提升:海工装备业务收入突破百亿;车辆业务、机场地面设备、物流服务业务在跨国并购、资本运作上实现较大突破;初步试水产业地产新模式,在东莞投资建设“中集智谷”,并通过“产业带动”、“一体化投资”的创新土地运作模式,与政府充分沟通,大力推进深圳前海、上海等地土地资源的规划和开发。 意欲打造国际级海洋金融服务中心,延伸高端服务业,助力前海发展,推动集团转型升级。去年12 月,深圳公布了《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促进深港合作工作方案》,定调前海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中集集团有意联合各方资源和优势,凭借前海政策便利,打造国际级海洋金融服务中心,承接高端海洋产业向中国转移。2014 年,集团金额业务实现收入15.81亿元,增长80.27%;净利润5.59 亿元,增长29.70%。近五年,中集融资租赁公司实现高速增长,新业务量五年平均复合增速28.4%;净利润五年平均复合增速59.2%;五年净资产回报率45.2%。未来中集租赁将持续深化产融协同,以“装备+金融”为牵引,创新商业模式,助推集团和产业板块转型升级。 维持“增持”评级。预计集团2015~2017 年收入分别为800,912,1022 亿元,利润分别为29、36、42 亿元,EPS 分别为1.09、1.36、1.6 元,PE 分别为19、15 和13 倍。转型升级已现成效,持续看好集团多元化的发展战略。 风险提示:全球经济景气度低于预期;多元化转型升级进度低于预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