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装饰行业:《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全面利好建筑行业
核心观点: PPP模式是大势所趋、利好整个建筑行业。 在人口结构变化、投资回报率下降和社会资本投资方向受限的情况下PPP模式适时出现。PPP项目各环节大部分与建筑企业直接相关,建筑企业自身轻资产特性使得他们很容易深入PPP大潮中,在理论上,任何一个建筑公司都有可能受益于PPP的大范围推广。 PPP模式将深刻改变建筑行业传统业务结构。 民资介入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领域开展特许经营,业主发生变化,设计等环节的技术水平和市场化过程将更被看重,一批改制早、市场化程度高、技术水平高的民营设计院将大大受益。PPP项目多为运营性、功能性资产,此次改革会大大提升建筑企业的话语权。 此次大力推行PPP将大大改变我们的社会生活。 PPP项目的推广,有助于建立规范财政评价、承受能力论证等制度;有助于建立统一的PPP公示平台;有助于完善调价机制安排保障社会资本的合理回报率;有助于充分调动银行的风险管理积极性。此次推行PPP,不只是建筑行业企业的利好,更是整体社会资本的盛宴!建筑行业有望资产重估、再次强调利好整个建筑行业。 大力推行PPP,建筑行业将首当其冲,其多年积累的协调能力和社会资源将使得他们在这次大潮中资产重估,实际上也已经开始,资本市场已经有所反应,不确定的是每个公司介入PPP的时间和形式。 投资建议。 我们一直建议重视建筑行业,甚至超配该行业,虽然投资增速还在下滑,但是在经济转型、国企改革的大背景下,这已经不是主要矛盾,不论是大国企的改革和融资需求、还是民企的转型需求,都将使得他们改善经营管理、介入新的领域,建筑行业的潜规则和死气沉沉的局面有望得到彻底扭转。此次《办法》更加强化了我们的这一判断,维持对于整个建筑行业的“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PPP项目营运收入低于预期;政策推进力度不达预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