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工:国防建设与改革大时代 波动中寻找机遇
当前我国国防与军工体系改革、央企混改、院所改制、军品定价机制等政策与变革措施不断深入,“改革”成为国防军工体系的时代标签,正促进军工领域在行业发展模式与效率、企业盈利能力方面的重大变革。军民融合式发展为国家军工企业谋取长远成长性,民企也有望依托技术实力和成本优势成长为大市值企业。此外,军工企业懂得利用资本市场谋取集约化发展。我们认为整体行业基本面将持续向好发展。 十九大强调,至本世纪中叶我国要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补短板以及信息化建设将是国防现代化建设的重中之重。随着军改影响逐步消除,军工订单有望实现补偿式增长,我们持续看好国防建设在航空产业链、海军装备和陆军信息化等领域的逐渐展开,相关上市公司的业绩有望获得持续增长。 军工科研院所拉开大幕,后续国防军工集团下属上市公司的资产注入进程有望继续加快。我们在资产注入类品种投资机会的把握上,与市场不同的观点是:资产证券化率提升作为投资机会要高度谨慎,本身估值与业绩合理匹配且背后具有高成长性民品资产及核心军品(而非战略性)的上市公司在资产注入方面的投资机会更为显著;估值高且背后待注入资产成长性匮乏的上市平台更可能是投资陷阱,例如部分航天系下属上市公司资产重组复牌后一月内跌幅达40.26%、33.09%。我们仍然建议高度关注估值合理、背靠优良资产的部分电科系或中航系下属的资产证券化上市平台。 运用资本市场与积极推进军民融合是强大国防的必由之路。我们持续看好军工技术商业化的大飞机、通航等的发展前景,以及高端装备、信息化、新材料三领域民参军企业发展机会。 投资角度而言,军工板块估值仍然高企,军工整体而言波动性特征仍显著,建议投资者关注具有良好预期的基本面品种与军工集团资产注入类品种:四创电子、中航光电、中直股份、航发动力、中航机电、内蒙一机等相关标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