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发布,《意见》指出,实施数字乡村战略,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支持乡村创新创业。深入推进“互联网+农业”,扩大农业物联网示范应用。推进重要农产品全产业链大数据建设,加强国家数字农业农村系统建设。数字化是“互联网+农业”的终极变革模式,在政府相关政策的催化下,诺普信(002215)、史丹利(002588)、信息发展(300469)等相关领域公司有望受益。 中央一号文件来了!振兴这些行业(附股) 农业农村地位非常重要! 新华社发布了重磅的中央一号文件,这是2000年以来第16个聚焦“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 文件全称为《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文件分为八个部分共计11067个字。 中央一号文件来了!振兴这些行业,市值已暴增1800亿,一大波股票机会来了! 八个部分包括决胜脱贫攻坚、保障重要农产品供给、补齐农村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短板、发展壮大乡村产业、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完善乡村治理机制、完善乡村治理机制、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 中国基金报记者将其中与财经和资本市场相关的内容整理出10个要点: 1、恢复启动新疆优质棉生产基地建设,将糖料蔗“双高”基地建设范围覆盖到划定的所有保护区。进一步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推进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与现代化建设。加大东北黑土地保护力度。加强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 点评:利好相关棉花蔗糖等农业企业的生产和水利建设企业。 2、实施大豆振兴计划,多途径扩大种植面积。支持长江流域油菜生产,推进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和全程机械化。积极发展木本油料。实施奶业振兴行动,加强优质奶源基地建设,升级改造中小奶牛养殖场,实施婴幼儿配方奶粉提升行动。 点评:利好大豆、奶类、婴幼儿配方奶粉企业。 3、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工程,健全监管体系、监测体系、追溯体系。加大非洲猪瘟等动物疫情监测防控力度,严格落实防控举措,确保产业安全。 点评:近期猪瘟病毒事件频频曝出,质检机构和企业需大力发展。 4、强化创新驱动发展,实施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行动,培育一批农业战略科技创新力量,推动生物种业、重型农机、智慧农业、绿色投入品等领域自主创新。 点评:扶持创新和有核心技术的种业、农业、农机等。 5、主动扩大国内紧缺农产品进口,拓展多元化进口渠道,培育一批跨国农业企业集团,提高农业对外合作水平。加大农产品反走私综合治理力度。 点评:跨国农业企业集团要培育。 6、全面实施乡村电气化提升工程,加快完成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 点评:农村的电气化和电网改造,有机会。 7、积极发展果菜茶、食用菌、杂粮杂豆、薯类、中药材、特色养殖、林特花卉苗木等产业。 点评:特色的农业产业积极发展。 8、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支持主产区依托县域形成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尽可能把产业链留在县域,改变农村卖原料、城市搞加工的格局。 点评:支持县域内农业产业龙头和产业链。 9、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全面推开农村土地征收制度改革和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 点评:推开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将扩大土地市场供应渠道。 10、支持重点领域特色农产品期货期权品种上市。 点评:新的特色农产品期货有望上市。 券商分析师:夯实农业基础,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根据央视财经的报道,关于《意见》对于下一阶段农村工作以及资本市场的影响,天风证券农林牧渔板块首席分析师吴立认为,中央一号文件再次聚焦“三农”,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之于资本市场而言,核心要点有二: 1、夯实农业基础,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实现我国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的全面升级,是近年来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任务,其中水利设施建设是重点。根据国家发展规划,“十三五”期间,计划新增高效节水灌溉农田1亿亩,较“十二五”翻一倍,我们预计投资额高达1500亿元。当前时点正处于“十三五”目标完成的关键节点,预计19-20年我国农田高效节水建设将持续快速发展,并带来良好的投资机遇。重点推荐节水产业龙头大禹节水! 2、加快突破农业关键核心技术。“藏粮于技”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战略,当前来看,农业核心技术在于转基因育种,早在2016年国家发布的《“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就提出,要加大转基因棉花、玉米、大豆研发力度,推进新型抗虫棉、抗虫玉米、抗除草剂大豆等重大产品产业化。重点推荐国内种业龙头隆平高科,其次登海种业和大北农。 中央一号文件发布,受益股一览! 受益概念股: 1、强化创新驱动发展,实施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行动,培育一批农业战略科技创新力量,推动生物种业、重型农机、智慧农业、绿色投入品等领域自主创新。 生物育种关注:登海种业、隆平高科、敦煌种业、丰乐种业等; 重型农机关注:吉峰科技、一拖股份等; 智慧农业关注:智慧农业、辉丰股份等。 2、主动扩大国内紧缺农产品进口,拓展多元化进口渠道,培育一批跨国农业企业集团。 农产品进口概念股:东凌粮油。大冷股份等。 3、实施大豆振兴计划,多途径扩大种植面积;支持长江流域油菜生产。 大豆概念股:北大荒、哈高科等; 油菜概念股:农发种业、隆平高科、荃银高科等; 4、实施奶业振兴行动,加强优质奶源基地建设,升级改造中小奶牛养殖场,实施婴幼儿配方奶粉提升行动。 关注:庄园牧场、西部牧业等。 5、全面实施乡村电气化提升工程,加快完成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 农村电网改造关注:中元股份、宏发股份等。 【2019-02-18】诺普信(002215)回购彰显信心 发展趋势向好 公司披露回购预案,拟使用自有资金以集中竞价方式回购公司股份,回购金额1-2亿元,回购价格不超过7.5元/股,拟回购股份占总股本比例为1.46%-2.92%。 回购彰显信心,发展趋势向好 回购计划彰显公司对未来发展的信心。公司现有业务主要是农药制剂和田田圈农资分销平台,我们认为公司两块业务发展趋势逐渐向好。1、监管力度加强,公司市场份额有望提升。公司是中国农药制剂行业龙头,据农药协会统计,17年公司制剂收入国内第一,接近第二名第三名之和。但是市场份额仅4%,行业格局分散主要由于行业监管力度较低,导致劣币驱逐良币。新版农药管理条例18年7月正式执行,未来监管逐步加强,利好规范经营的龙头公司。参考复合肥龙头公司和国外农资企业,我们认为公司市场份额存在1倍以上提升空间。2、成本降低,制剂毛利率有望见底回升。环保执法方式调整,农药产能陆续释放,原药价格有望企稳回落。农药协会12月价格指数104.14,较11月小幅回落1.4。原药价格回落利好制剂行业盈利回升,公司目前制剂毛利率38%左右,近10年来低点,未来盈利将企稳回升。3、控股经销商整合效果逐渐体现。18年下半年,公司通过输出管理,强化控股经销商资金和存货等管理,提升运营效率,我们预计控股经销商净利率将逐渐提升。良好的示范效应将促进公司田田圈战略推进,降低公司开拓其它优质经销商的难度。经销商数量和质量的提升,又将进一步增强公司销售渠道的价值。 此外,4季度是农资行业回款期,预计公司4季度现金流也将大幅改善。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原药涨价幅度超预期,控股经销商盈利略低于预期,下调公司盈利预测,2018-2020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44/4.1/5.35亿元(前值为4.2/4.9/6.3亿元),EPS为0.38/0.45/0.58元,当前股价对应18-20年PE为14.4X、12.1X、9.3X。公司是制剂行业龙头,行业监管加强公司显着受益,市场份额有望大幅提升。控股经销商整合效果显现,田田圈战略稳步推进。参考可比上市公司,给予公司2019年20倍PE,目标价8.97元(前值为11.5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农药原药大幅涨价,收购经销商进度低于预期 【2018-02-05】史丹利(002588)复合肥底部回暖 发力经济作物未来可期 受单质肥价格上涨,农作物价格上行推动,复合肥行业底部回暖。公司有望通过发力经济作物实现反转。 投资要点: 维持“增持”评级,下调目标价8.8元:当前单质肥价格位于底部,替代了部分复合肥的需求,我们预计复合肥行业整体仍较为低迷。因此,我们下调公司2017-2019年EPS为0.32/0.40/0.46元(原0.52/0.66/0.81元),给予2018年22倍估值,下调目标价至8.8元(原目标价13.82元),30%空间,维持“增持”评级。 单质肥价格上行,成本上涨有望推动盈利能力上修。2017年10月份北方采暖季开启后出现大面积天然气短缺,气头尿素负荷骤降。同时无烟煤价格上涨推高了煤头尿素成本。低开工率、春耕旺季、成本上涨导致了以尿素为代表的氮肥供给不平衡,价格持续走高。其他磷肥钾肥也在氮肥景气度上行下有所提振。 复合肥供需格局继续优化。供给方面:受环保、政策、成本等因素影响,复合肥落后产能持续出清,已无新增产能,龙头企业市占率提升。需求方面:以玉米为代表的农产品价格步入上行,化肥零增长政策叠加经济作物种植比例上升,化肥复合化率有望进一步提升,复合肥用量有望增加。 发力经济作物,2018年增长可期。公司此前产品主要集中在大田作物用肥,经济作物用肥相对较少。在大田作物用肥相对疲弱的情况下,经济作物用肥需求相对较好,市场需求逐年扩大。公司2017年推出了一些高效经济作物肥料,未来有望通过深耕华南、华东等经济作物大省,加速渠道建设、丰富产品结构实现新品类放量。 风险提示:产品价格下滑,农产品复苏低于预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