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O靶材原料概念股株冶集团(600961)一季度套期保值浮亏700万元
ITO靶材原料概念股株冶集团(600961)一季度套期保值浮亏700万元 近日,株洲冶炼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株冶集团(600961))公布今年一季度财务报告,宣布主营业务在一季度录得279万元净利润。然而细查财务报告不难发现,今年一季度套期保值的浮亏多达700万元。 株冶集团原名湖南株冶火炬金属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株冶火炬公司),由湖南火炬有色金属有限公司的原股东株洲冶炼厂等十名投资者以发起方式设立。株冶集团主要生产铅、锌及其合金产品,并综合回收铜、金、银、铋、铟等多种稀贵金属和硫酸,铅锌年生产能力达到65万吨,其中铅10万吨、锌55万吨。近年来,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使得基本金属价格受到冲击。由于产业结构存在缺陷,没有原料自给,当市场原料供应收缩时,对公司运营影响较大。为避免基本金属市场的价格冲击,公司采取了套期保值的方式对冲价格下跌风险,提前锁定产品价格。 套期保值是在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对同一种类的商品同时进行数量相等但方向相反的买卖活动,即在买进或卖出实货的同时,在期货市场上卖出或买进同等数量的期货,经过一段时间,当价格变动使现货买卖上出现盈亏时,可由期货交易上的亏盈得到抵消或弥补。从而在"现"与"期"之间、近期和远期之间建立一种对冲机制,以使价格风险降低到最低限度。在严格遵守套期保值的操作规则下,套期保值可对冲大部分价格波动风险,仅期货现货之间的基差、交割费用和交易佣金,可能会为企业产生少许成本。 然而,部分企业并未严格遵守套期保值的操作规则,在国际市场出现趋势行情的时候存在赌一把的心态,将原本规避风险的套期保值变为了追逐风险利润的市场投机行为。早在1997年,株冶集团的前身株洲冶炼厂就曾在伦敦市场上超量卖出锌期货合约。当年总产量仅为30万吨,株洲冶炼厂却在市场卖出45万吨锌合约,被国际买家联手逼仓,最终导致亏损高达1亿美元,导致公司元气大伤。株冶事件后被录入行业教材,成为经典案例之一。 时至今日,期货市场的套期保值仍然是株冶集团挥之不去的阴影。在2016年度财务报表中,株冶集团报告全年度套期保值实际发生亏损高达1.25亿元,今年一季度套期保值浮亏700万元。上市公司罗平锌电(002114)与株冶集团有着类似业务,却向投资者交出了一份不一样的答卷。在2016年度财务报表中,罗平锌电的套期保值实际发生收益为1371万元,而今年一季度套期保值浮盈为236万元,较好的对冲了基本金属市场的波动风险。此外,豫光金铅(600531)、中金岭南(000060)等公司的套期保值成绩也可圈可点。 从铅锌期货市场价格走势来看,受全球货币宽松政策和工业景气周期回升的影响,铅锌期货价格走出了一波明显的上升行情。冶炼企业在制定销售计划的同时买入多头合约,可以提前对冲原料上涨风险。至2017年初,全球货币政策倾向紧缩,投资者风险偏好明显降低,基本金属市场出现一波调整行情,铅锌镍锡等金属的价格自去年12月份的高点持续回落。冶炼企业在制定生产计划的同时买入空头合约,也可以较好的对冲产品下跌风险。准确研判国际形势,严格执行套期保值方案,这是冶炼企业对冲风险的不二法门。 在基本金属市场行情跌宕起伏的时刻,大部分国内冶炼企业正确使用套期保值工具,游刃有余的管理了价格波动风险,为何唯有株冶集团在市场面前屡屡折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