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军工行业:新起点已至 订单放量装备龙头制造资产亟待估值上修
1、军品配套需求已出现173.8%增长,正式进入装备建设高景气周期:全军装备采购信息网公布的2017年11月-至今军品配套需求为115项,相比去年大幅提升73项,增幅173.8%。年底是新一年度下订单密集阶段,可良好反应之后趋势,军品订单恢复如期,2018年为五年军品周期后三年积压式反弹的开始,全行业进入高景气周期。 2、Q4仓位下降至两年最低,主被动基金均有望触底反弹。 根据wind统计,2017Q4基金重仓持有国防军工行业总市值2,116,058.88万元,环比下降12.75%,重仓军工股占总市值比重2.24%达两年最低。其中,主动型基金2017Q4军工股重仓占总市值比重1.28%,环比下降10%,连续两年下滑达最低值,与2015年牛市后下跌底部持仓比例相同,亟待反弹。 板块观点。 近期跟踪显示军工订单情况全面反弹,增长达174%,我们认为军工行业进入高景气周期已得到确认,推荐在行业大发展的启动窗口对板块开始配置。我们认为,主战装备制造龙头资产的在军备高投入期将出现估值溢价和修复;另一个角度,目前国家投入价值与企业市值存在严重脱钩现象,我们看好中国军工龙头制造资产(主机厂、主战装备核心配套企业)对2倍PS的上修机遇(目前2018年预计仅为1.53,具备30%左右上修空间)。 核心投资思路--对主战装备制造龙头资产进行配置,看好估值上修。 我国与美国主战装备制造商对比,2018E业绩计算PS估值,我国平均值为1.53,美国为1.81,估值差为18.3%。我国主要装备制造企业PS估值较合理,对标美国,存在一定程度(10-20%)低估现象,目前我国军工制造核心资产2018年PS距离2X目标倍数,具备30%上修空间。对于PB方面,我们选取美国制造龙头企业的PB中位数为8.4。我国军工制造龙头资产的PB中位数为3,存在180%估值差距。 我们认为受限定价机制和利润限制,我国军工企业利润情况不如预期。国务院2017年12月出台的《军民融合发展指导意见》中指出,后续将定价机制的改革推为重点,我们认为将较大程度释放出中美军工企业的差异的利润空间。在企业价值方面,目前PS/PB为具备可比性的估值方法,可以在利润率放开的情况下保持估值倍数的不变,平滑实现估值体系的切换。目前我国军工制造核心资产2018年PS距离2X目标价格,具备30%上修空间。 航空:(2018年估值,以2018.1.25收盘价与报告盈利预测为基准)中航沈飞(PS1.88x)、中直股份(PS1.47x)、中航飞机(PS1.38x)陆军(2018年估值):内蒙一机(PS1.52x、PE30.6x)核心配套:中航光电(2018年PE27.8x)、中航机电(2018年PE27.9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