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银金融行业:保险以质补量 证券集中度提升
保险:以质补量,估值低位 近期行业开门红同比下滑已成既定事实,但从交流情况反馈,目前各家保险公司均在大力发展高价值率的产品,用以冲抵以往低价值产品规模上的收缩。行业目前代理人规模突破800万人次,但长期来看,代理人规模持续高速增长对保险公司费用和效率均造成较大压力,因此预计18年行业代理人增员速度将会放缓,但更加注重人均产能和优质代理人留存率。未来行业格局将从纯粹规模增长逐步向质量增长转型,提供高价值率产品切实覆盖保险需求人群。 目前行业对应18年P/EV倍数为1.17倍,我们认为布局价值已经显现。建议持续关注:中国平安(渠道为王,销售能力目前领先行业)、中国太保(产品设计人性化程度高,口碑与价值率双升)、新华保险(弹性品种,转型年值得关注)。 证券:股票质押回购新规助力集中度提升,强者恒强趋势预计持续 《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及登记结算业务办法(2018年修订)》(以下简称“新规”)1月12日正式发布,与2017年9月8日征求意见稿修订内容基本一致,新规适用“新老划断”原则。股票质押回购新规主要修订内容,可概括为提高需求端要求、加严资金端供给。股票质押回购净收入占行业收入5%左右。截至2018年2月3日的3467只股票质押标的中,质押股数占总股本比例超过50%的有123只,存量业务质押比例大部分符合新规要求。从新规及细则的内容来看,监管意在引导资金回归实体,“新老划断”下预计冲击有限,出质人为企业的股票质押回购所受影响较为有限,主要为涉及监管套利、金融投资加杠杆的业务受限。一方面,存量业务从融资额度及质押比例来看,大部分符合新规要求;另一方面,监管明确新规适用“新老划断”原则,修订内容仅适用于新增合约,此前已存续的合约可以按照原有规定执行和办理延期,不需要提前了结。行业层面,股票质押回购新规下,业务规模挂钩分类评级,A类券商更具竞争优势。首推受益于集中度提升趋势的大型券商:中信证券、华泰证券、招商证券、海通证券等。 信托:信托结构化证券业务或临压力 现行制度上信托配资具有杠杆优势,银监会在2016年3月下发58号文,规范信托结构化股票投资信托产品劣后/优先原则最高不超过1:2。由于信托配资模式灵活,现实操作中存在设置劣后级、中间级、优先级模式,如“3:1:8”、“3:2:10”,通过设置夹层,杠杆可扩大为1:3、1:4。资管新规落地预期下,高杠杆的配资行为将受到约束。2017年11月17日,央行牵头出台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其中规定权益类产品的分级比例不得超过1:1,2019年6月之前为缓冲期。信托业协会披露,截止2017年三季度末,信托受托资产投向证券市场(股票)规模约8858亿元。信托结构化证券业务或临压力。 金控:重点推荐中航资本 中航资本业绩稳定增长,未来可转债+引战将助力公司发展,产融结合空间广阔。看好公司前景,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经济下行超预期、资管新规落地严厉性超预期、行业爆发严重风险事件;成交金额进一步下滑。公司经营风险包括:行业竞争加剧、债市投资环境低迷导致固收投资收益不达预期、爆发严重风险事件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