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铁(601390)2016年年报点评:业绩稳健增长 PPP及海外业务新签订单大幅增加
事项:公司发布2016 年年度报告,实现营业收入6433.57 亿元,同比增长3.0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5.09 亿元,同比增长2.05%,扣非后同比减少3.23%。实现EPS 0.52 元。拟每10 股派红0.88 元(含税)。 全年业绩增速略低于预期,计提资产减值损失影响Q4 净利润增速:报告期内公司营收及净利润稳健增长,增速基本符合预期。分季度来看,公司2016Q1-Q4 分别实现营收同比增速1.43%、-2.02%、8.47%、3.7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速9.76%、16.69%、21.87%、-24.96%,下半年营收增速较快。Q4 出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较多主要是由于公司基于审慎性原则计提了资产减值损失38.79 亿元,主要来自于房地产及资源类业务。 境内业务毛利率受营改增影响有所下降,净利润率同比基本持平:报告期内,公司综合毛利率达到8.59%,同比降低了2.13 个pct。从业务结构来看,基建建设/房地产开发/工程设备和零部件制造/勘察设计服务/其他业务毛利率分别变化-2.37、0.66、0.82、-2.2、-0.59 个pct,其中基建业务毛利下滑主要是受营改增、原材料价格上涨及项目结算周期的影响,勘察设计业务毛利下滑主要是受劳务费用及外协成本增加的影响,其他业务毛利下滑主要是受高速公路运营业务毛利下降的影响。从地区结构来看,公司境内业务毛利率9.17%,同比下降2.11个pct,境外业务毛利率8.15%与2015 年基本持平。报告期内公司期间费用率为4.97%,同比微增0.08 个pct,销售净利率达到1.99%,同比提升了0.09 个pct。 经营性净现金流大幅增加,在手货币资金达到历史最高:报告期末,公司经营性净现金流为544.95 亿元,较2015 年大幅增加78.33%,自2013 年以来已连续4 年实现经营性现金流为正且CAGR 高达89.59%,主要得益于清欠工作的有效成果;投资性净现金流为-174.77 亿元,较2015 年流出增加19.22 亿元。公司货币资金余额达到1240.85 亿元,同比增加23.3%,为上市以来的历史最高。报告期内公司应收账款同比增加6.74%,占营收比例21.84%。预收账款同比减少3.08%,应付账款同比增加11.85%,存货同比减少8.9%。有息负债总规模为1636.9 亿元,同比减少6.0%。 新签合同额同比增加29%,海外业务新签合同额创历史记录:报告期内公司新签订单12350 亿元,同比增加29%,其中海外业务新签合同额1025 亿元,同比增加49.6%,占新签订单比例为8.30%;PPP 项目新签订单2911.6 亿元,同比增长593%,占新签订单比例为23.58%。公司主要基建业务涉及铁路、公路、市政、房建、城市轨道交通、水利水电、港口航道、机场码头等工程领域,经营区域分布于全球60 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铁路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公路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等多类最高等级资质。公司在国内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及市政等基建领域市场占有率较高,我们看好公司凭借庞大的国内外新签订单规模及较快的增速带动营业收入及利润的持续增长。 铁路及地下装备制造业务具有优势,资源业务已基本卸下历史包袱。公司目前是全球最大的道岔和桥梁钢结构制造商,是国内最大、全球第二的盾构研发制造商,还是国内最大铁路专用施工设备制造商。公司已完成工业板块与中铁二局的资产臵换,“中铁工业”已成为独立上市公司并在国内地下工程专用装备领域享有较大的技术和市场优势。资源业务方面,公司已正式全面退出煤炭业务,矿产资源开发业务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得到优化,随着铜、钴、铅、锌等产品价格的回暖,公司所属的矿产资源开发项目已进入良好运营状态。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17 年-2019 年的收入增速分别为9.9%、8.8%、7.2%,净利润增速分别为13.7%、20.3%、5.1%,对应EPS分别为0.62、0.75、0.79 元,首次给予增持-A 的投资评级,6 个月目标价为10.25 元,相当于2017 年16.50 的动态市盈率。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大幅波动风险,国内基建投资增速下滑风险,PPP 项目执行不达预期风险,海外项目执行不达预期风险,项目回款风险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