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船舶(600150)计提大额存货减值致全年预亏 关注混改动向与业绩边际改善
预计亏损25~28亿元 公司披露业绩预告,预计2016年实现归母净利润为-25亿元~-28亿元,低于我们预期。 关注要点 2016年计提大额存货跌价准备致全年预亏。据公司公告,2016年公司计提大额存货跌价准备37.22亿元,其中外高桥海工产品计提21.60亿元(占比58%)、其他造船产品计提11.90亿元(占比32%),中船澄西造船产品计提3.72亿元(占比10%);受此影响,公司全年预亏25~28亿元,较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4.36亿元)亏损规模扩大20亿元以上。 轻装前行,2017年公司业绩有望边际改善。2016年三季度末公司手持存货账面价值164亿元,计提大额跌价准备后预计2016年末存货账面价值约130亿元,降至2015年上半年水平。考虑到:1)Clarkson新船造价指数下行周期已超过8年,继续下探空间和时间有限;2)中金交运组预计2017~18年BDI中枢将上行至1,000~1,400,新船造价有望随之反弹;3)2016年12月以来国际原油价格持续高于50美元/桶,海工装备市场有望逐渐企稳;我们预计公司2017年收入有望拐点向上、资产减值将大幅减少,公司整体业绩有望明显改善。 军工国企混改先锋,关注中船集团混改进展。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2017年军工等七大领域混改迈出实质性步伐。作为首批混改试点单位,中船集团已提出明确混改思路,竞争性强的纯民品是优先进行混改的领域。中国船舶作为我国民船造修龙头,有望在中船集团混改中率先受益,关注中船集团2017年混改进展。 估值与建议 由于计提大额资产减值,下调2016年业绩预测至-27.17亿元,但上调2017年业绩预测至0.83亿元。中国船舶有望显著受益于中船集团混改进程,维持“推荐”评级,下调目标价3%至36.3元(近两年P/B中枢+15%混改溢价),对应2017年3.4xP/B,潜在涨幅29%。 风险 海工装备市场持续低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