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车(601766):中国中车去年海外合同额超500亿元,从地铁到高铁一个都不错过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于5月14日至5月15日举行,近几日围绕着"一带一 路"的话题更成为各家媒体关注的焦点.自南,北车时代起,推进"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 已经成为常态,而在合并之后,中国中车依然在为此努力. 5月8日,在国新办就中央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共建情况举行的发布会上,中国中车 集团公司董事长刘化龙表示, 中国中车近年来在"一带一路"的建设和"走出去"的过程 当中, 通过融进去,真正做到民心相通,文化融通,共同发展,进而实现"一带一路"提出 的总目标:共商,共建,共享. 中国中车践行"五本"模式 近几年,中国中车海外业务发展迅速,据刘化龙表示,中国中车在马来西亚,土耳其 ,印度,美国等一些国家都设有企业.从这几年实践情况来看,整体感觉在"一带一路"建 设推进过程当中, 一定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一定要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一定 要把发展成果做到共享.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过程当中,整体的想法就是要积极探索 "五本"模式,积极担当起四个角色. 而所谓"五本"模式, 即产品和对方合作方要做到本地化生产,本地化采购,本地化 用工,本地化售后服务和维修以及本地化管理.通过实践证明,"五本"模式的实施,对当 地的就业和产业发展,都带来了比较积极的影响.在推进过程中,努力承担起"四种角色 ".即文化的"传译者",人才的"孵化器",产业的"推进器",社区的"好邻居". 《证券日报》记者翻阅2016年以来的相关公告发现,去年,中国中车海外订单合同 金额累计早已破百亿元.对此, 公司方面称,正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2016年以来, 成功中标美国芝加哥地铁车辆订单, 进入北美市场,并相继获得肯尼亚,泰国,印度,巴 基斯坦等国家订单. 以公司全资子公司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简称"株洲机车")为例,2016年6月 份,株洲机车与中铁国际等公司组成联合体,成功中标巴基斯坦拉合尔轨道交通橙线项 目地铁车辆销售合同,该项目合同额约9.7亿元.据了解,拉合尔轨道交通橙线项目是在 "一带一路"倡议下, 中巴经济走廊签约的首个基础设施项目.同月,株洲机车还与印度 德里地铁有限公司签订了合同额约7.2亿元的地铁车辆销售合同.2016年12月份, 株洲 机车与南非国有运输集团公司签订了机车配件供应与可靠性管理合同,总金额约141.4 亿元.2017年4月份,公司与马来西亚交通部签订了约13.2亿元的动车组销售合同. 与此同时, 中国中车另一家控股子公司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长 客股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取得新突破.2016年6月份, 长客股份与曼谷捷运有限 公司签订了约12.2亿元的地铁车辆销售合同.2016年12月份, 与澳大利亚DownerEDI有 限公司签订了约25.4亿元的地铁车辆销售合同. 国际合同达559亿元 有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中车新签订单约2626亿元,其中国际业务签约额约559亿 元,同比增长40%,期末在手订单约1881亿元.此外,公司马来西亚制造中心成为"一带一 路"倡议实施示范基地,公司在印度设立的首家工厂也于2016年建成投产. 而据今年4月11日的公告显示,中国中车公控股子公司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 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四方股份)参与的中印尼高铁承包商联合体与中印尼高铁公司签 订了印尼雅万高铁项目总承包合同,合同总金额约324亿元,其中四方股份负责提供350 公里高速动车组,总价约25.1亿元. 有分析师指出,轨道交通装备作为国家向世界亮出的一张重要名片,有望接力建筑 企业出口等传统"走出去"业务的快速增长. 预计未来几年中国中车出口业务年均增速 有望达到40%,占轨交业务比重30%以上. 而对于中国中车来说,随着"一带一路"的逐步深化及中车海外业务存量增多,相应 维修及零部件订单也将逐渐增加,有望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新支撑,2017年是一带一路 和区域经济的迸发之年,拥有欧美高端市场的站台和背书,有望为其海外业绩带来超乎 预期的增长幅度. 国联证券研报认为,中国中车高端市场不断突破,随着公司生产的车辆在海外顺利 投入运营,公司车辆性能将会得到越来越多国家认可,受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大力推 进轨道交通项目,公司生产的车辆有望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得到推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