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通证券(600837)2017年三季报点评: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3.4% 自营收益率显着回升
【2017-11-03】 核心观点: 业绩:综合收益增长主因归于自营、资管、投行业绩贡献 回顾2017 年前三季度证券行业经营环境:沪深两市整体震荡回升,经纪、两融、并购重组、债券承销等多项业务环境逐步回暖。 从2017 年前三季度公司经营数据来看,归母综合收益、净利润分别为85.2、61.5 亿元,同比分别变动50.1%、-3.4%,对应每股综合收益、净利润分别为0.74、0.53 元,加权平均ROE5.41%,综合收益同比增长主因归于自营、投行、资管业绩增长影响。 收入:自营收益率显着提高,资管业务盈利能力回升 1)经纪:市占率小幅回升,佣金率降幅趋缓。2017 年前三季度公司经纪业务净收入29.2 亿元,同比下降28.3%。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折股佣金率万2.9,同比下滑12.2%,环比下滑6.6%;公司折股经纪份额4.36%,同比下滑12.4%,环比小幅增长0.6%。 2)自营:收入同比增长108.6%,收益率显着提高。2017 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自营业务收益67.1 亿元(包括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浮盈浮亏),同比增长108.6%,归于股债投资市场环境回暖及直投业务进入收获期影响。报告期内,公司投资收益率由去年同期的2.6%提升至5.6%(未年化),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自营资产1625.5 亿元,较年初基本持平。 3)资管:产品结构持续转型,盈利能力回升。2017 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资管业务净收入13.8 亿元,同比增长294%,预计归于基金管理业务收入增长影响。公司资管业务顺应监管形势,主动压缩通道业务规模,提高主动管理能力,资管业务盈利能力回升。 4)投行:收入同比增长12.2%,在会项目储备丰富。2017 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投行业务净收入25.3 亿元,同比增长9.9%。公司抓住IPO 扩容机会,在IPO 发行数量、IPO 承销保荐收入、项目储备数等方面均排名行业前列。 投资建议:直投业务进入收获期、自营收益率大幅回升 公司层面:1)海通恒信利差较为稳定,租赁业务贡献稳健业绩增量,分拆于港股上市事宜已获证监会受理;2)直投业务进入收获期,利润贡献占比提升;3)前三季度自营收益率大幅回升至5.6%(未年化),浮盈部分大幅由负转正;4)投行项目储备丰富,排名居于上市券商前列。 预计公司2017-18 年每股综合收益0.79、0.87 元,17 年末BVPS10.57 元,对应2017-18 年PE 为18、17 倍,17 年末PB 为1.39 倍,“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监管进一步趋严,市场成交金额持续下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