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长水利建设成重要抓手
有专家认为,从前三季度的经济数据和经济走向看,明年稳增长的任务比较艰巨。目前,在拉动经济增长“三驾马车”的消费和出口都无太多亮点可寻之时,投资仍将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担当关键角色,而政府唯一有把握提升的便是基础设施建设投资。 数据显示,2014年1至10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406161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5.9%,增速比1至9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但是基础设施投资依然保持了较快增长。据李朴民介绍,经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批准,2014年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的是4576亿元,比去年增加了200亿元,集中用于市场机制难于发挥作用的重要领域和突出薄弱环节。 另据统计,近一个月的时间里,国家发改委连续批复了高达7600多亿元的基础设施投资项目,其中包括总投资近7000亿元的16条新建扩建铁路和5个机场项目,以及11月4日正式开工的投资金额达683亿元的3项特高压工程。尽管力度很大,这些领域很可能已经接近饱和。 李克强在考察水利部时指出,临近年末稳增长压力仍存,在棚改、铁路均趋饱和的情况下,作为投资重要抓手的水利工程加码态势明显。水利建设能够拉动有效投资,促进就业和农民增收,带动相关产业,发挥稳增长的关键作用。 李朴民介绍称,2014年安排用于重大水利、农村饮水安全等各项水利建设的中央预算内投资达到767亿元,比去年增加50亿元,截至目前今年用于水利建设的中央预算内投资已全部下达完毕。针对172项重大工程,张明伦则表示,这些工程一部分是在建工程,总投资规模大约是六千亿元左右,还有一部分是将要在今明两年和“十三五”期间陆续开工建设的,这些正在履行审核审批手续。 有券商研报分析称,“十二五”期间我国水利投资规模将达到1.8万亿元,相对“十一五”期间增长156%,年均复合增长20.7%,水利行业投资增速将在近期内达到高峰。据业内人士估算,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的投资规模同比增速有望超过20%。 “政府在制定水利‘十二五’规划前就已经在考虑一连串的后续工作了。”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陈锡文此前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水利投资能在稳增长中起到抓手作用,政府早有预判。农业稳定和粮食持续增长对于物价水平的稳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要保证这种稳定,总理特别强调的就是要抓水利建设,尤其是农田水利。 “有的地方不一定是增加用水,很多也是为了节约——从大水漫灌改为喷灌,再改为滴灌;从明渠改为暗渠;从土渠改为防震渠,这些都需要投资。”陈锡文说,领导人多次强调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要搞得更扎实,规模要更大,这些都是投资的空间,也就能拉动经济,而且也是国家实实在在所需要的,不是为了增长而增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