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设备行业:锂电设备的崛起
锂电设备直接决定电池性能:锂电池的制造流程包括电极制片、电芯装配、激活检测和电池组装四个主要工序,按照流程不同,锂电设备可分为前端设备、中端设备和后端设备。动力锂电池生产线与小型锂电池不同,对于精密度、效率和一致性的要求极高,设备的自动化和精密水平直接决定电池产品性能,这也是各大动力电池厂商高度重视设备性能的原因所在。 动力电池需求拉动锂电设备市场空间,行业周期性与成长性共存:新能源(2139.08,-42.780,-1.96%)汽车行业迎来高速发展时期,对于动力电池需求大幅增加,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总用电量是2014年的十倍左右,新的设备需求拉动市场空间发展。从动力锂电池供需关系来看,各大电池企业从去年开始集中扩产,到2016年动力电池的供需关系可能发生逆转,因此我们判断2015年是锂电设备的增速高点。对比光伏设备,锂电设备行业同样具有周期特点,不同点在于,锂电设备的高低端市场分化更明显,电池龙头与设备龙头的绑定更紧密。在这一轮大规模扩产潮结束以后,高端市场仍然能够享受产能稳步增长带来的成长性。 国内市场面临日韩设备挤压,行业龙头方能强者恒强:锂电设备存在行业门槛,国内市场存量竞争的同时面对日韩企业挤压,目前设备水平上差距仍然明显,仅有龙头企业能够进入大客户供应链,享受行业高增长福利。同时锂电设备的标准化程度低,需要按照客户需求进行定制化服务,客户粘性很高。目前能够进入比亚迪(61.99,-3.710,-5.65%)、ATL等知名电池企业供应链条的国产企业稀少,更容易形成滚雪球的正效应,吸引更多客户来寻求合作。综合来看,未来的竞争将会是强者恒强。 投资建议:重点推荐先导股份(174.00,-19.000,-9.84%)、赢合科技(80.96,-8.980,-9.98%)。预计先导股份15、16年锂电设备产值最高可达10亿和20亿元,2015-2017年净利润分别为2.14亿、3.05亿和3.83亿元,成长性突出,给予买入-A评级,12个月目标市值200亿元;赢合科技2015-2017年净利润分别为0.81亿、1.13亿和1.42亿元,成长性突出,给予买入-A评级,12个月目标市值100亿元;重点关注智云股份(38.84,3.530,10.00%)、ST路翔、七星电子(32.38,-0.610,-1.85%)。 风险提示:动力电池企业扩产不及预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