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得新(002450)2016年年报及2017年一季报点评:业绩持续高增长 新型膜材料全面铺开
事 项: 公司发布2016 年年报和2017 年一季报: (1)2016 年年报:营业收入92.33 亿元,同比增长22.11%;归母净利润19.63 亿元,同比增长36.45%;EPS 0.60。 (2)2017 年一季报:营业收入27 亿元,同比增长32.67%;归母净利润5.41 亿元,同比增长31.07%;EPS 0.15 元。 主要观点 1. 新型膜材料业务持续放量,公司业绩维持高增长 公司收入和利润规模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是2016 年公司全面调整预涂膜及光学膜板块产品结构,传统产品的占比逐步下降,新兴产品随着市场的推广和认同,占比逐步上升;另外生产设备提速带来产能提升,产量增加所致。2016 年光学膜的销售收入较2015 年增长27.19%,其中3D 和窗膜增长比率较高。 从现金流看,2016 年经营性现金净流量-4,758.28 万元,同比减少105.39%,主要是由于本年销售收入增长导致现金流入和采购支出相应增加,另外随着新兴产品的推出,公司为了进一步抢占市场和客户,阶段性放宽了客户的信用期,导致经营现金流量净额减少。该经营性现金流在一季度正常回收,一季度现金流净额为11.41 亿元。 从盈利能力看,新型膜材料的大幅放量和在总业务中的占比提升是公司盈利能力提升的主要原因(2016 年,公司综合毛利率40.45%,同比提升3.11%,其中2016 年四季度单季毛利率达到创新高的51.26%)。 2. 传统液晶显示背光模组光学膜复合化是新看点 目前,公司光学膜销量仍然是液晶显示背光模组用光学膜,液晶显示背光模组用光学膜(包括增亮膜、扩散膜和反射膜等)是一个存量空间达百亿、增速稳定,已经过了进口替代最高速时期的光学膜材料。在液晶显示背光模组光学膜领域,公司已经成为全球主流供应商,并向三星、LG、京东方、TCL、创维、海信、长虹等国际、国内百余家一二线客户全面量产供货。 2016 年公司抓住三星、LG 走向复合膜的市场机遇,成为目前中国唯一复合膜、复合贴合膜出口三星、LG 的供应商,并向京东方、TCL、海信、创维、长虹等客户供应高端复合膜及复合贴合膜,公司的高端复合膜及复合贴合膜产品在质量性能上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3. 窗膜、3D 膜等新型功能膜材料多点开花,短期业绩增长得到保证(1)窗膜:2016 年中国市场窗膜需求超过1 亿平米,且市场保持年均10%的增长率,窗膜产品在报告期内实现了中国市场销售量第一,市场占有率达20%。2017 年隔热膜(窗膜)产品将加大市场拓展力度,在开拓海外市场的同时发展建筑市场及家居贴膜市场。 (2)裸眼3D 膜:2016 年,公司通过自主创新、协同全球一流设备厂商共同开发的全球首条第三代裸眼3D 技术智能化产线投产,为裸眼3D 第3代技术与国际一线客户的合作及量产奠定了坚实基础。该业务通过新兴智能显示生态推广。 (3)水汽阻隔膜:由公司自主研发的全球首条卷绕式大宽幅高性能封装阻隔膜生产线于2017 年2 月成功投产,是当今业内性能等级最高的封装阻隔膜,打破了个别美、日企业的技术垄断,解决了国内柔性产业发展所面临的核心材料瓶颈。水汽阻隔膜产品目前已建成产能120 万平米,后续生产线将陆续建成投产,预计2019 年产能将达到年产1200 万平米。 4. 光学膜二期项目陆续投产,公司长期成长可期 光学膜二期项目包含1.02 亿平米先进高分子膜材料项目和1 亿片裸眼3D模组项目,其中1.02 亿平米先进高分子膜材料包括:(1)纳米多层层叠膜3,000 万平方米/年;(2)多层特种隔热膜1000 万平方米/年;(3)多层高档装饰膜1000 万平方米/年;(4)水汽阻隔膜1200 万平方米/年;(5)隔热膜4000万平方米/年;(6)薄型光学级PET 基膜2 万吨/年。目前,这些新产品正在陆续推出,并逐渐开始放量,而这些新产品的达产,有望再造一个康得新。 5. 与陶氏化学合作开发无镉量子点薄膜,打开大屏显示成长新空间量子点膜是全球科技前沿材料,能够精准地还原色彩,具有色彩更纯正、性能稳定、寿命长、色域更广、亮度更高等优势。陶氏化学是全球高性能功能材料领先企业,在无镉量子点膜的研发和生产方面居于全球领先地位,并在韩国华城有量子点材料的尖端实验室。根据IHS 预测,预计2017 年全球无镉无镉量子点材料的电视800 万台,有镉量子点是300 万台,预计到2020 年无镉量子点电视2300 万台,有镉量子点电视400 万台。与陶氏化学合作,成为中国第一家无镉量子点膜生产企业,该产品复合中国、欧盟制定的无镉行业高级标准,致胜量子点电视未来发展。 6.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预计201/7-2018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6.5 亿元、36 亿元和47 亿元,EPS 分别为0.75、1.02 和1.33 元,对应PE 仅25X、18X 和14X。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新业务放量低于预期,新材料下游新兴应用的产业化进展低于预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