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贸易行业2018年度策略报告:行业回暖,未来已来
行业回暖,龙头复苏。尽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和限额以上企业零售总额增速中枢仍保持低位震荡,但从结构数据来看,与百货、超市关联性较高的品类增速已见回升,百家及50家重点大型零售企业零售额数据显示行业内龙头企业已率先复苏;网上零售额数据也显示,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新零售模式给行业带来更多市场空间,今年以来线上增速明显回升。各子板块的经营数据基本印证了这一点,前三季度百货、超市、连锁的收入端持续改善,盈利能力都明显提升,仅有商业物业经营景气度下降,企业面临经营压力。 行业或迎来新的成长期。随着消费者需求从价格主导转向品质主导,线上渠道红利已逐渐消失,网站获客成本大幅上升,而实体零售的自身经营模式也亟待改变,再加上大数据、云计算、智慧物流快速发展,线上线下与现代物流深度融合的新零售应运而生。渠道从竞争到融合,实现新的平衡,而借助于数字技术的发展,其他行业如物流业、娱乐业、餐饮业等均可以延伸孵化出零售形态,零售业态趋于多元化,无人零售店快速发展,生鲜电商超市兴起,依靠ODM模式快速发展的网易严选也是市场上的新生力量。结合行业当前表现出来的特征,以及零售行业生命周期理论,我们判定,当前零售行业处于生命周期的成熟期,随着渠道的融合以及新技术、新业态的发展,行业内的企业积极转型,通过打通渠道,并借鉴新的经营模式,行业下一阶段较大可能会再次进入成长期。 投资策略上,主要把握三条主线:一是关注低估值百货龙头,如鄂武商A、欧亚集团等,在行业复苏过程中估值存在较大向上修复的可能性;二是关注布局新零售的大型商超,如步步高、永辉超市、天虹股份、家家悦等,在行业改革大潮中最有可能先完成蜕变,迎来新的增长契机;三是关注国企改革受益股,如王府井、重庆百货、中百集团等,随着混改的进一步推进,可以通过注入集团公司资产、引入战略投资者、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等途径完善企业机制、提升经营效率。 风险提示:行业复苏不及预期、新零售进展低于预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