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华重工(600320)2017年三季报点评:业绩符合预期 全自动化码头又将引领行业浪潮
【2017-11-04】 前三季度业绩符合预期:2017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52.06亿元,同比下降17.32%i归母净利润1.71亿元同比增长9.90%毛利率14.53%;争利率1.17%,同比分别下降0.70和提升0.16个百分点。其中3Q实现营收45.89亿元,同比下降30.36%:实现归母净利润0.56亿元,同比增长28.35%。营收下降主要系港机新签合同订单下降,PPP项目未到施工高峰期,利润增长主要系运营质量提升,资产减值损失降低。 全球自动化码头建设步伐加快,创新前行:自动化码头相比传统码头优势突出,以青岛港为例,自动化码头可提升作业效率30%,节省工作人员70%,是集装箱码头未来发展的大趋势,在全球贸易稳定复苏的环境下,世界各地的港口纷纷加快了自动化的步伐。公司1998年起开始进行自动化码头装备技术研究,国内方面,公司已先后承建了厦门、青岛、洋山、唐山(在建)四个自动化码头项目,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特别是上海洋山港四期自动化码头,公司提供了16台岸桥、88台轨道吊、80台自动化引导小车(AGV)、ECS软件系统(设备控制系统)等关键设备与技术,将洋山港四期打造成为目前全球最大最先进自动化码头。海外方面,公司已为欧洲、美洲、澳洲、亚洲共15个国家的26个码头提供了自动化码头相关设备;7月又获得了地处西亚的阿布扎比哈里发港自动化码头总金额1.7亿美元的新订单。公司自动化码头相关业务有望持续发力,引领行业前行,并改善公司整体业绩。 全球港口机械行业龙头,海工装备和钢结构业务触底回升:截至201 7年7月,振华重工的产品已进入全球98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岸桥技术全球领先,全球市场份额从2012年的70%逐年提升至2016年的82%,连续19年保持全球市场占有率第一。目前,石油价格波动区间稳定,同时受益于挖泥船、起重船改造和PPP项目带动等,海工装备和钢结构业务触底回升,海工平台业务已在谷底,风险不高,静待市场新变化。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持续推进与全球经济的逐步回暖,公司作为全球港口机械龙头,有望通过规模与技术优势进一步扩大出口,其他板块业务稳中有升。 中交集团将成为控股股东,国企改革进程加速:公司控股股东中国交建及其境外子公司香港振华、澳门振华拟通过协议转让方式向实际控制人中交集团及其拟在境外设立的子公司转让所持公司合计13.2亿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29.gg%。控股股东由中国交建变更为中交集团,此举作为国企改革的重要一步,将为公司提供更为广阔的平台,发挥在资金和资源整合方面的优势,未来发展值得期待。 投资建议:受益经济复苏和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公司主营业务盈利能力继续提升,我们预测公司201 7年-2019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253.83亿元、273.85亿元、304.63亿元,净利润分别为2.46亿元、3.32亿元、5.71亿元,每股净资产3.49元、3.56元、3.69元,鉴于运营资产质量显着提高,安全边际提升,建议给予1.9倍以上PB估值,继续维持买入一A评级,目标价6.63元。 风险提示:上下游开拓不及预期;全球贸易量大幅下滑;集装箱运输业大幅不及预期;能源价格大幅下降;汇率变动风险;钢板等原材料成本大幅上升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