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生物行业:论中国医药创新发展的工程师红利
人才是医药创新的第一核心要素:中国医药创新基础薄弱,近年少数有远见的企业刚开始大手笔投入,相比海外,中国创新的制度环境刚开始完善。创新需要有健全的融资环境,尤其是在企业尚在投入期时的风险投资;需要有健全的药品审批审评制度环境,以最大限度缩短审评时间;需要有健全的医保报销制度,以最大程度发挥品种的销售潜力;但医药创新的第一核心要素是人才。 中国国内拥有庞大的基础工程师队伍。 在过去三十年,中国的基础教育水平大幅度提升,每年医学、生物、化学等相关专业都有数量巨大的毕业生,每年都有数量巨大的学生去海外出国深造,在海外医药产业相对集中的波士顿、旧金山,华人科学家是当地从事医药产业最大的医药群体。中国在过去十五年涌现了药明康德等CRO企业,也足以说明中国庞大的基础工程师队伍的能力。 拥有经验的华人科学家回国创业是大势所趋。 拥有经验的华人科学家大量回国:1)贝达丁列明等早年归国科学家获得的回报的财富效应;2)海外部分跨国大药厂不景气,大量裁撤研发机构;3)国内医药的创新创业环境改善,融资、审评政策逐步与海外接轨。拥有经验的华人科学家回国成为中国医药创新的催化剂,一部分进入本土大药厂成为研发的中坚力量,如医药龙头企业的张连山总,一部分选择自主创业,成为中国医药产业中最具创新活力的部分。 创新是医药一个时代的大主线,继续看好医药股表现。 创新是医药这个时代的大主线,长期看会诞生一大批超级大牛股,继续看好医药股表现。核心组合:长春高新、丽珠集团、瑞康医药、中国医药、羚锐制药、亿帆医药、华东医药、人福医药、信立泰、云南白药。关注益丰药房、老百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