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市场化交易摆脱单一客户风险,分布式将大发展
分布式光伏已经实现了用户侧的平价上网,但是在2017年的分布式装机中,依旧以依靠补贴为主的全额上网的项目为主。主要原因是分布式的商业模式基础是合同能源管理,合同期限需要有20-25年的可行性才能保障项目的收益,这种情况下风险较大。能源局发布《关于开展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试点的通知》,将推动分布式能源向市场化售电发展,避免单一客户的风险,提高收益率项目收益率,从而真正的实现用户侧的平价上网,《通知》的长期政策价值是巨大的,随着成本的快速下降,分布式面临进一步的高增长 度电成本快速下降,用户侧平价已经实现:随着系统成本的快速下降,中东部地区的光伏度电成本约0.68-0.99元/kwh,彭博测算仅为7.5美分/kwh,目前用户侧电价约0.43-0.96元/kwh,而光伏目前的成本已经在大部分情况下实现了平价上网,出现了明显的内生性。 商业模式成为限制分布式发展的瓶颈:目前用户侧已经平价,但70-85%的项目依旧依采用的是全额上网模式,背后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自发自用模式以合同能源管理为主,存在被拖欠电费的可能。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即使明知道自发自用的模式收益率更高(对标用户侧电价),他们也会选择全额上网的模式(对标发电侧电价),这就限制了分布式的进一步发展。 市场化售电消除了单一客户风险,商业模式更健康、可持续。能源源局下发《关于开展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试点的通知》,正式提出分布式项目可以参与市场化交易,实现隔墙售电。如果能推广,分布式将摆脱单一客户购买模式的风险,该商业模式更强壮。预计,金融系统支持或参与这类分布式的意愿将更强。 分布式空间较大:以德国、美国的情况为基础,推算中国未来分布式光伏可以安装至300-500GW,而截至到2017年9月份,安装量不足30GW,未来发展空间较大。 投资建议:强烈推荐制造龙头通威股份、隆基股份、晶盛机电,分布式标的:正泰电器,阳光电源,林洋能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