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水源(300070)2017年业绩增长超预期 号召员工增持 2018-2019业绩增速更上层楼
【2018-03-02】 事件: 碧水源发布业绩快报,2017年,公司预计实现营业收入151.6亿元,同比增长71%;预计实现归属净利润25.6亿元,同比增长39%;位于业绩预告区间25%-45%的中线偏上。扣除公司2017年处置盈德气体及分步收购北京良业的公允价值变动带来的2.2亿元的非经常性收益,2017年扣非后归属净利润约为23.4亿元,同比增长29%,扣非后净利润增速接近30%,超过市场预期。 评论: 一, 扣非后净利润实现近30%增长,超过市场预 二、2017年新签订单实现翻倍增长,订单增势强劲。2018年,将更重视订单结构优化,控制低毛利率业务规模,促进盈利能力回升及持续增长。 三、号召员工增持,彰显公司信心。 四、把握膜法水处理的核心业务优势,以此为根基开枝散叶,拓宽城市生态环境、灯光景观、环境监测、危废、工业废水、净水、农村污染治理等全方位的环保业务。长期可看环保标准提高后DF膜应用空间打开,目前估值处于低位,维持“强烈推荐-A”评级。 目前公司膜法水处理核心业务优势仍然继续保持,核心业务也维持高盈利能力。未来,碧水源的长期发展也仍将以膜为根基,开枝散叶。 首先,膜法水处理仍是公司发展的根基和主要增长动力。 除反渗透膜外,碧水源的微滤膜、超滤膜、DF膜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将持续为解决我国“水脏、水少、水安全”的问题贡献力量。长期来看,环保标准的提高、监管加严为公司污水处理提标新建及改造、自来水净水等膜法水处理相关业务都将带来新空间。目前,中国雄安建设投资集团已注册完成,未来将多渠道引入社会资本进入雄安新区建设中。京津一带已有最严格的水处理标准,而作为千年大计的雄安未来环保标准可能更加严格,也更有利于碧水源的业务拓展。污水处理业务助力公司实现了500亿市值,而环保标准提高带来的DF膜应用将推动公司从500亿市值向1000亿市值进发,环保标准的不断加严将加速这一进程。 其次,在膜法水处理核心优势稳固的基础上,公司还将在其他相关的环保业务领域进行全方位拓展,开枝散叶、增加利润点。包括城市生态环境、灯光景观、环境监测、危废、工业废水、净水、农村污染治理等多个业务领域,公司都将积极进行新的探索。其中,城市生态环境、灯光景观、净水、农村污染治理等新业务领域均已初具规模。 在2018、2019均维持500亿新增订单规模、且订单结构优化的前提假设下,我们预计公司2018年、2019年将分别实现归属净利润34.2亿元、49.3亿元,扣非后归属净利润增速分别为46%、44%,订单结构的优化、以及结算进度的加快将提高公司未来两年的业务增长速度,对应EPS分别为1.09元、1.57元,公司目前市值为520亿元,对应2018年、2019年PE估值分别为15倍、10.5倍,与未来连续两年40%以上增速相比,公司目前估值水平处于低位,维持“强烈推荐-A”评级,按2018年20-25倍PE估值给予一年期目标价21.8-27.3元。 五、风险提示:竞争加剧、业务延伸导致毛利率下降风险;项目进度不达预期;PPP政策变化的风险;利率持续上升带来的财务费用率大幅提升的风险。 1,竞争加剧、业务延伸导致毛利率下降风险; 随着公司业务向河道治理、景观生态等环保企业业务领域全方位拓展,综合毛利率可能面临下行风险,盈利能力下降,利润增长速度将慢于收入增速。 2,项目进度不达预期,导致业绩低于预期的风险; 公司项目大多为市政工程类项目,均为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收入。但项目进度可能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若项目进度不达预期,则业绩将有低于预期的风险。 3,PPP政策变化的风险; 公司2017年新增订单中,超过50%为PPP类项目,PPP行业政策的变化将对公司发展构成影响。 4,利率持续上升带来的财务费用率大幅提升的风险; 若利率持续上升,公司融资成本可能提升,对应财务费用率可能大幅提升,进而影响利润兑现。 |